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同時是轉型正義 (by 佛國喬)


柴契爾夫人今日過逝,而她的最後歲月,也為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貢獻」不少。

如何拿前執政者來作文創?英國作為世界文創業的龍頭,當然不可能存在如「台灣設計蔣」這般低級的官方發想。

以柴契爾夫人當年冷血對待罷工礦工為背景,Billy Elliot是一部改編自電影的舞台劇,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英國」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歌劇魅影是描寫「法國」的故事),劇中很痛快地宣洩對柴契爾夫人的厭惡、甚至仇恨。

其中有一幕,就是柴契爾夫人被做成邪惡狀的大玩偶,大家在聖誕歌中快樂地咒她早點死。這個音樂劇每天演,也就是每天有一堆人付錢,來看另一堆人在咒她死,而今天,她真的死了。

Billy Elliot已成為廣為人知的劇碼,這個連結是Devizes School(中學)的康樂晚會(?)版:http://ppt.cc/AFQl 所以不只有倫敦某一劇院在咒她死,隨文化創意產業的魅力,英國處處有人在咒她死。

可以想像嗎?有一群人每天一邊跳舞一邊唱「恭禧恭禧你啊,恭禧恭禧摃死西阿告」,讓大家付錢去看表演,大受歡迎,連學校晚會也都在模仿這個橋段,大概就是這樣的場面。

如何拿前執政者來作文創?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有沒有符合轉型正義的原則,有的話,就會賺到大錢,而且是良心錢

台灣的文化工作者,不要每天都把「譴責新自由主義」掛在嘴邊,人家英國的創作者是這樣譴責新自由主義的,台灣的只會罵罵XX主義,相對地,目前的執政黨(國民黨)、西阿告在執行這個主義卻被無視地放過了。

反正一到台灣,就是龍應台「結構說」上身了吧?
http://ppt.cc/tCUk
— 在 Victoria Palace Theatre

本文原發表在個人fb的網誌,內含有討論:連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