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中還是有人不聽信媒體之言,有反抗之心,我們便說他們「仇視商人」、「他們要把我們趕出台灣」、「撕裂台灣」,就算他們只是要拔我們身上的三根毛,我們也要講得像要消滅我們全家族似的,直呼鬧革命了;因為這些無良的作為,不僅可讓我們既有資本毫無損傷,還可賺到道德高度;漸漸地,一國之財富九成集中於一成人的手上是合理的,生產的外部成本由全民承擔也是合理的,相對地,那些口中還直嚷著「公平正義」的窮人們,便要成為被敵視的對象:萬一資本家杯葛,那大家就一起完蛋了。
如果我們還在十九世紀,就社會科學的進展,我們所認識到的資本可能就是金錢,但二十世界的哲學家與社會學家們,已經告訴我們:資本的形式不是只有金錢,它可能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象徵資本等等,也有太多學者在研究這些不同形式資本之間,是如何地互相鞏固。
有一種資本,必需放在台灣脈絡才有討論意義,這個資本的分佈情形,比起經濟資本更加有剝削感,而且要求「公平正義」的窮人所受到敵視的情形,更甚於上者。台灣那些自詡為左派的人,全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這若不是因為沒有進化到二十世紀,就是心裏有鬼。
這個資本我稱為認同資本。
在台灣,受到政府行為予以特惠的「認同資本」既得利益者,是極為少數的,目前支持台灣被中國併吞的台灣住民不到一成,認同身為中國人的也不到三成,但他們有「一中兩區」的憲法,有自稱中國人的國家領袖,有上面寫著「中國共和國」的護照,有中國忠烈祠維護著他們應許的光榮,有孫文掛在公家機關裏,有二岸三地的華語金馬獎,甚至大家揮不揮舞「國旗」由他們說了算…,正是所謂「一國之(認同資本)財富有九成是集中在一/三成人的手上」;多數人就算心裏百般不願,也無法透過民主機制予以平反,因為媒體就在那一成人的手上,而且國共聯手後,經由「九二共識」作為藉口,同樣的害怕又回來了:「萬一(中共讓)資本家杯葛,那大家就一起完蛋了」。(見王雪紅等資本家選前的表態)
這些認同資本上的少數既得利益者,他們在國家認同完全不肯退讓的態度,無異於上述「全碗捧去」的無良資本家:一聽我們要在教科書增加台灣部份,就說這是「去中國化」、「文化大革命」,一聽到「台灣人投票給台灣人」,就說這是要「把我們推入太平洋」、「撕裂台灣」,於是他們不僅保有原有的既得利益,還賺到道德高度,於是在「愛國者」的姿態之下,他們對另一種認同的人毫無同情:他們從不會反省自己在認同資本的既得利益,是建立在對別人的認同資本掠奪上;甚至,為了維持該既得利益,他們可以放棄民主價值、可以對新聞自由一再退步視而不見、可以對貧富差距擴大無感,而這些「親中」、「中國認同」的外部成本,得由全民負擔,特別是由在乎民主價值的人來負擔,偏偏認同資本的既得利益者大多剛好不屬於後者這種人。
2008年以來馬政府無力面對經濟危機,卻能連選連任,證明了這些人對於一己口袋的緊縮也義無反顧,如果說「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是一種認同資本窮人們的「無力者大會」,那麼「肚子扁扁,也要挺老馬」,呈現的則是認同資本富人的無盡貪婪,這二種選民是無法等同視之的,不論從階級或道德來看都不同。而且,當富人無盡貪婪時,便會敵視吵鬧的窮人,反說是窮人敵視他們,是「仇商」;同樣的,當國家認同式的選民敵視對手時,就會說台獨仇視外省人(連結), 是「撕裂族群」;但我必需說,在面對任何一種型式的「九成資本集中於一成人的手上」,這種由「被剝奪感」所產生的仇恨,我願給予完全的理解,至於富人們因 「被拔三根毛的傷害感」而產生的仇恨,我則嗤之以鼻。回憶一下,阿扁時代許多拔了三根毛作為,比如教科書台灣史比例,比如廢國統會,皆無撼中華民國本身的正統性,但已引出多少認同資本富人們的仇恨。
按小房子圖示連至fb討論。
回覆刪除在台灣最有意思的應該是多數人內化K黨的壓迫意識吧!!
回覆刪除所以自己窮到爆還要繼續幫執政黨說好話
甚至還質疑自己
不過我相信
這樣的情況不會太久的
畢竟自己不可能讓自己肚子一直扁下去
因為那會危害到自己的生存
因此我認為要絕地逢生得讓這些支持者餓到快死了
才有機會改變~~~XDDD
葉榮鐘 林獻堂秘書
回覆刪除www://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
數位資料
痲痑政治
回覆刪除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4912
. . .
真垃圾
. . .
緊斬斷
台灣左派非常熱衷於後殖民的理論,利用他們最擅長的優雅的
回覆刪除筆調,全面撻伐歐美資本主義在全球化的包裝之下殖民中國
(包括他們所謂的「台灣地區」),卻罔顧中國殖民台灣的事
實,只歸因為民族的苦難或時代的悲劇云云。
感謝作者展示如何分析政治資本這個乖念。
回覆刪除敝人聽過幾次,但是其內涵掌握不住。
這篇讓敝人想通很多事情。
另外有兩點回應:
資本家應該是最沒有必要挽留的吧?
如果條件夠,資本家會像野草一樣地長出來,
就算本地沒有,外地的也會過來。
何況這些在殖民經濟的資本家連賺外匯的能力都很有限,
更別提要像韓國企業一樣出去宣揚國威。
不過從這個議題就可以看出後藤新平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確:
台灣人或許怕死且好面子,但是絕對不夠貪財。
因為沒有背景的一般人想要賺大錢,越不壟斷的環境越有利。
在日本時代要挑戰總督府的壟斷難度很高,
但是在部分民主化的中華殖民地上已經容易很多。
這麼方便且有益貪財的機會沒有被多數人了解、掌握,
因此貪婪可能不是台灣人的問題,無知才是。
台灣左派掌握高等教育的學術資源,也主導許多大、小眾媒體
回覆刪除的方向。在國共兩黨的唱和聲中,伺機扮演在野的反對角色,
不但裝飾了台灣民主的櫥窗,也算是給祖師爺馬克思一個交
代。
上面幾樓某些人左一句左派右一句左派
回覆刪除所謂左派是關心窮人 為中下階級、勞動者發聲的
台灣、日本那些吃裡扒外給中國南北韓種族主義當馬前卒的生物
根本算不上什麼左派右派 一群害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