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吹響抵制HTC的號角—奪回被竊的民主 ( by 新一)





台灣的民主真是可悲!藍丁因為長期失學跟被洗腦之故,已經很難教育了,民進黨小英用吳儂軟語的呵護語調說之以理、謙卑自省的姿態動之以理,投票結果證明丁類依舊不為所動。這其中小因素很多,不一一贅述。但有一件事情,實是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會火冒三丈資本家忝不知恥怕羞、且大剌剌地以恐嚇方式介入民主政治,讓理當獨立、理性判斷的選民,心生畏懼。這是可恥與可悲的民主失竊。



事實上,按照社會科學國家理論,韋伯或新韋伯學派,認為國家作為一個行動主體(actor)、制度(institution,如Stephan Haggard),國家有其懸浮於各種單獨利益團體之上的自主性。縱連馬克思學派的國家理論,經過1960年代1970年代的密立班跟普蘭扎斯辯論,最後儘管認為「國家」最終會體現出資本家的利益,但是國家還是有一些相對自主性而不敢身為資本家跟前提小鞋的馬前卒。



如果這些理論有成道理的話,反過來說,資本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通常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出面恐嚇選民,國家也不允許更不會如此不避嫌地跟資本家如此麻吉,甚至扮演資本家的把風小弟;結果,台灣這個令人悲鳴的社會,不僅資本家如此不避嫌地出面恐嚇選民,要是沒有九二共識、選擇小英,台灣經濟將難以想像的悲慘云云,然後,馬鷹狗政權也隨之起舞。這個變態的國家,不僅打破了國家理論的認識馬鷹狗政權沒有自主性,只有聽任這些在中國有龐大利益的資本家「話事」;同時,更傷害了這唯一僅存的資本主義遮羞布定期的選民自主的民主投票。



因此,台灣好不容易且困頓非常,進兩步退一步地從威權國民黨的手中奪回那一丁點「自主投票」的「民主表皮屑屑」的權力與權利,如今都被這些舔不知恥的資本家給奪走。能不憤怒嗎??凡是有血性、有理智的人,能不憤怒嗎??



一個國家除了經濟之外,還有其它目標必須實現;經濟的發展模式跟方向,除了把台灣市場向中國打開、聽任在中國有利益的資本家使喚之外,還有很多種經濟發展的可能可以實踐和實現。結果,馬鷹狗政權的背後的老大哥資本家的恐嚇,證成了台灣社會發展已經單向化到令人痛心跟懼怕。首先,台灣國家的社會發展跟需求,被馬鷹狗政權限縮到只有經濟這一個層面跟任務;然後,這些出面恐嚇的資本家進一步地把台灣經濟出路的多重開放填充題,變成「倚靠中國才是唯一出路」的標準答案。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嗎?



馬鷹狗政權及其資本家老闆的惡質看清楚了嗎?至此,台灣人民不用思考,國家除了經濟發展的任務之外,台灣可能還有生活品質的提升、可能有精神層次提升有各種任務必須完成;經濟發展除了向中國市場開放之外,以圖利那些在中國有做生意的資本家之外,沒有了在地的產業保護、沒有了政府必須扮演「催生者」(incubator) 或引領者(leading role)的角色創造出策略性產業等等種種政府可以在經濟發展上扮演的角色。阿扁政府時期還會談論「綠色矽島」、「兩兆雙星」等等口號,不論這些口號實現多少,不論「兩兆雙星」是否最後淪為「兩照傷心」,但阿扁這些口號背後其實體現著過去台灣作為所謂「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精髓1960年代把台灣打造成加工出口平台、1980年代的資訊電子產業的代工….政府都在經濟跟產業發展上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馬鷹狗政府的經濟政策是甚麼?只有把台灣市場跟中國開放,企圖利用整平和剷除兩岸的市場貿易障礙(level the cross straits’ playing fields),讓兩岸市場逐漸接軌一體化,以期待人流、物流、金流和商品流在兩岸之間的流動,帶來台灣的商機和經濟發展。之後,馬鷹狗政府就宣稱這樣將會創造633、將會股票兩萬點、將會黃金(狗屎)十年….。這就是馬鷹狗政權的經濟政策啊。



這是經濟政策嗎?這叫做市場自由化的措施,不叫做經濟政策好嗎?要跟藍丁解釋馬狗沒有經濟政策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啊。我想這比被外星人抓走還難吧吧?!



扯遠了,言歸正傳。抵制HTC的運動,事實上是一個相當進步的運動,且對台灣社會的民主、消費者運動和對資本主義反省相當具備正面意義。



I.     尋回被竊的民主:
HTC
讓台灣人民憤怒的是,人民四年一次的自主投票權力,這種單薄稀微到可憐的「民主麵包屑屑」都被資本家奪取,這是天地不容的事情。因此,抵制HTC運動的第一項意義即是,奪回被竊取的民主。這是一個捍衛民主機制的運動,或許台灣人民不知,民主是需要被防衛跟捍衛的,德國在二戰之後因為法西斯納粹帶來的浩劫,終於驚醒「民主」這種價值原來是需要具體被捍衛的,否則民主是會被竊取。



II.   消費者運動的新里程碑良心消費的實



III.   HTC廣告不實
事實上是山寨版的台灣品牌實則為中國牌內裡的手機,這種廣告不實的廠商,應該被抵制。藝人朋友時常會因為代言不實而受到連帶法律罰則,為何
HTC這種廣告不實,「真中國假台灣品牌」的手機不需要呢?



再者,台灣的消費者運動是層次很low的運動。台灣消費者運動通常不是聚焦在面紙說有120抽實際只有115抽等問題,這屬於廣告不實的部分;則是,聚焦在消費品用了、吃了會對「落屎」等等對人體危害的形而下層次的運動。事實上,身為具有國際觀會至少真的會講英文的地球村公民,我們必須知道國外的「消費者運動」(consumer campaign)早已經進展到形而上的良心跟道德消費的層次了。例如,阿逗仔在消費過程中,發現產品生產過程乃是血汗工廠或童工製造,於是發起各種消費抵制運動,抵制這些童工、血汗生產的產品。從NIKE鞋子、到牛仔褲、到電腦或者手機,都曾經是阿逗仔消費抵制運動的目標。換言之,人家「阿逗仔」的消費者運動,是昇華進展到良心意識消費的層次,但台灣的消費者運動還停留在吃了會拉肚子的形而下層次,這是很low的。阿逗仔他們會在意良心跟良知果若消費助長了童工血汗工廠,則導致「良心落屎」,所以其消費者運動的抵制都是這類導致良心落屎的企業跟產品。



因此,抵制HTC消費者運動,給台灣的消費者運動帶來了昇華提升的契機:為了一種價值捍衛民主進行消費抵制。這對台灣的消費者運動,具有劃時代的進步意義,讓台灣人成為「真正的人」--為了價值的等等精神跟良心層次的實踐,而來干預和修正我們的消費行為。如果抵制HTC這個運動可以順利展開,將是台灣人民學習擺脫「生物能動性」支配消費行為的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IV.  從日常生活對抗資本主義消費的綁架。

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不要說,現在已經拜物拜金到虛擬N次方了,這是一個消費主宰的社會,消費透由慾望再生產的過程中,牢牢地將我們身心靈綁架。



「阿逗仔」看見消費拜物的猖獗蔓延,因此,他們的「新心靈運動」(new age)運動到處可見,其中提倡的心靈環保,幾乎都是從儉樸生活與節約消費開始實踐。阿逗仔吃的、物質的消費,其實比台灣畜牲類還遜色,但是其精神層次卻豐富一百一千倍。他們這樣做的用意,是希冀每個人從自己生活和位置上,從簡約的消費實踐中,逐步地萎縮這個倚靠「消費慾望再生產」的不斷擴大與複製的惡性腫瘤式的資本主義。



此種策略,是利用逐一減少消費的方式,逐一脫鉤(delinking),讓資本主義一塊一塊的剝落,企圖達致收斂簡約資本主義(to shrink the capitalism),讓社會的運動重回人民手中,而非被資本主義的「利潤最大化邏輯」給牢牢綁架。上述的策略就是直接的抵制。



抵制HTC只是個透由良心來支配消費行為的開端,一旦台灣人民習得透由良心主宰消費行為之後,各種違反人類文明價值的產品,逐步從日常消費生活之中剔除,各種透由消費來抑制消費慾望擴大再生產所主宰帶動的資本主義的實踐,成為可能。事實上,這是結合新心靈、新環保與新經濟的一項運動。例如,阿逗仔已經實行好多年那種「百哩食物圈」的運動。亦即,他們鼓勵民眾透由消費方圓百哩之內的食材,企業透由這種方式,降低食材因為運輸所招致的排碳和暖化效應,同時可以扶植百哩內的在地經濟。一旦百哩內的在地經濟成形,那麼這百哩內的在地經濟,便可以成為一種稍微緩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在地運動。



從此可知,抵制HTC手機,透由良心消費來實現我們在意的民主價值;然後,從中學習並操作良心跟價值作為消費行為的支配,便可以擴大到成為一種利用消費實踐來跟資本主義利潤最大化邏輯「脫鉤」、甚至收斂簡約這種惡性腫瘤式資本主義的不斷對我們生活的入侵跟齧蝕。



請各位鄉民大德,像我一樣把手中的HTC給打爛吧!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對台灣社會而言,卻是一個不得了的一大步!!在這樣沈悶、過勞、看不到未來的社會中,砸爛你手中的HTC吧,或許希望的種子,就在砸爛的行為中,開始飄散。。。。



吹起那Boycott HTC Campaign的號角吧~~~~


踢館留言注意事項:



  訪客如果想留言踢館,請先閱讀33F & 38F 的留言規則說明,並撥冗一閱本格寫手的評論(連結),尤其是最後一段。

    ~~超克版工兼實習寫手 F. Fanon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評姚人多〈民進黨的未來〉(by格瓦推)



民進黨應持續深化「獨左」的戰略——凝聚國族認同、實踐公平正義


前言:

民進黨於總統選舉敗選後,檢討聲浪四起。敗選當然需要檢討,民進黨在這次選舉的戰術面有不少地方需要加強;但由於未取得投票人口結構分析,所以本文不妄作事後諸葛,不對選戰過程進行任何評論。至於戰略層面,蔡英以「堅守台灣主權」與「訴求公平正義」為雙主軸,確實命中馬英九的罩門,所以能在國家機器撲天蓋地的不義動員下,實質威脅馬英九至最後一刻。簡而言之,我認為蔡英文「獨左」的戰略,是民進黨在未來要擴大凝聚台灣人民反抗國民黨殖民統治的核心原則。但是在敗選後的群魔亂舞中,出現一種以國民黨的價值進行自我否定的荒謬現象──姚人多於2010年在清大所演說的〈民進黨的未來〉(連結)被舊文重提,就是其中之一。
                                
在選戰過後的2012年,姚人多是否堅持二年前的觀點,我不得而知。本文若批評現在的姚人多,有失公允;但鑑於選後該篇演說稿被部分藍綠選民引為民進黨未來方向的指南,不得不對舊文進行批判。

〈民進黨的未來〉一文有八處需要商榷:

  
第一,民進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三角關係

該文認為現況是國共聯盟夾殺台灣本土勢力,所以民進黨未來必須與國民黨在「台灣主權獨立」的共識上聯手對抗中共,才能破解國共同盟。但我們先進行一種邏輯檢驗:若「中共同路人」的標籤在台灣是得分大於失分,國民黨為何要改變敵我關係?若是失分大於得分,民進黨為何不順勢讓國民黨因此成為台灣的少數民意?

此外,「台灣主權獨立」可粗分為兩種訴求:(一)TAIWAN=ROC,為主權獨立國家,不屬於PRC;(二)台灣於戰後被ROC殖民,必須正名、制憲、建國。國民黨即使放棄中共同路人的身份,也只可能在ROC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層次混水摸魚地宣稱台灣主權獨立,斷然不可能自宮式地接受正名制憲。當民進黨只在戰術上與國民黨就ROC為主權獨立國家達成結盟共識,而在戰略原則上堅守制憲建國,國民黨不會蠢到看不破;若民進黨在戰略面棄守正名制憲,不經住民自決就與國民黨在「ROC作為國家」上達成共識,則意味著接受殖民者所建構的史觀與國體,如何代表本土勢力?

作為一個有風骨的本土政黨,民進黨應在國民黨親共時,以「拒絕被併吞」的姿態區隔兩黨差異;應在國民黨擺弄殖民史觀的謊言時,引導台灣人重建歷史記憶。後者雖然艱鉅,卻是讓台灣徹底走出認同分裂、成為正常國家的必要工程。



第二,政黨品味
  
該文認為國民黨已成功塑造一個品味認同,民進黨需將自己變得「有品味」。以我的解讀,姚人多在此處是以文化資本(或許夾帶經濟資本)區分社會階級,民進黨代表的是草根(如鄭弘儀),國民黨代表的是菁英(如陳文茜)。姚人多雖然認為品味政治是一件悲哀的事,但他的救濟之道竟然是拿國民黨的價值自我規訓!我當然贊成民進黨要成為台灣人眼中有品味的政黨,但絕非錯將國民黨及其支持者所假掰出來的低級品味當作高級。國民黨有意識地在台灣區分文化階級:中國文化為優,台灣文化為劣,所以凡是菁英或響往成為菁英者,多臣服於國民黨的文化品味。不過姚人多的文章並未著墨於此,他觀察的是:國民黨成功籠絡了社會上有品味(不專指中國文化品味)的菁英,兩者結合的效果,就是國民黨成為一個有品味的政黨(至於文化菁英如何被國民黨影響,姚人多並無討論)。

與國民黨臭味相投的文化菁英的品味為何?一言以蔽之:失根失智的假掰!他們不願、也沒有能力面對真實的文明議題,只想輕薄愉悅地逃遁於生命之外,他們是一群被商業引導品味卻自以為高雅的偽布爾喬亞,是被主流價值綑綁卻自以為小眾另類的可憐蟲,無法以真實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去體驗世界,無法以紮根於土壤的心智去探索現象,他們是一群喪失自我品味的冤大頭。徵如下:要說標準的普通話!這是被殖民者的悲哀(請參考老皮蛋〈台皮膚、華面具〉系列(連結))。古典樂較高級!這是文化歧視。愛吊書袋!這是書沒讀通兼沒有自己的語言。常落英文!這往往是半桶水。將理性無限上綱!這是哲學史只讀一半。讀經!這是將吸毒當進補(詳見拙作〈儒學是毒品,別碰!——我在讀經班的日子〉(連結))。中式美學!這是全世界最糟的審美標準。吃Paul麵包!這在法國只是麥當勞等級。不可說髒話、捷運不喝水!這是自我規訓的最好案例。……

國民黨透過國家暴力將殖民者品味置於優勢,依附國民黨的文化菁英把假掰當高雅;台灣本土勢力無須否定自身的文化品味,反而去欽慕殖民者與假掰者的失根生活。民進黨的任務必須是「翻轉品味論述」,告訴台灣人:真正的知識份子只產生於生命與土地的連結中、本土元素可成為高尚的文化作品、草根是民族的生命泉源、國際化來自於各地的本土化……;而非被國民黨低級的假掰品味繼續殖民。


第三,族群議題

該文認為族群政治不利於民主發展,同時也是失效的議題。挑撥族群仇恨當然是黑心的政治手段,但迴避族群問題也是一種鄉愿。檢視國民黨對台灣的威權統治,其獨厚殖民族群的資源分配政策,不只發生在政治經濟層面,更在語言文化中(參考佛國喬〈可以這樣來理解黃春民與蔣為文事件〉(連結))。國民黨是台灣目前族群問題的禍水源頭,但牠巧妙地使用三種方式讓民進黨在爭取族群正義時畏首畏尾:(一)強勢的49新移民(高級外省人)綁架弱勢的49新移民(低級外省人),當本土勢力以全稱的方式攻擊外省特權時,往往被嫁接成強凌弱而失焦。(二)分化本土勢力,讓原住民、客語族附庸於真正的資源壓迫者,並敵視同為被壓迫的本土最大語族。(三)以極右的政治語言潑糞,將族群解殖運動抹黑為排他的種族主義。

追求族群平等、反對族群迫害,必須先正視確實存在的族群不義,而後透過轉型正義的訴求,對歷史與現況進行公義的書寫,並提出如何在政治、教育、傳播、文化政策等面向進行合理的族群資源分配;未經轉型正義的和諧,不只鄉愿,對受壓迫者而言,是二度傷害。


第四,台獨之路

該文認為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在訴求主權在民的觀念,但此路不通,因為被阿扁搞臭了,所以要創造一種「不叫台獨的台獨」。修辭學的討論或許有其必要,但前文所述「台灣主權獨立二層次」更應說明清楚。以ROC現狀而言,她以殖民台灣的姿態獨立於PRC之外,但其主權在過去四年急遽衰退,是否能再彌留四年還是未定之數。以台灣而言,她被ROC非法殖民,但首要之急竟然不是解殖獨立,而是要防止她的殖民者向另一個殖民者投降。站在「拒絕被併入PRC」的角度,這的確可稱為一種「不叫台獨的台獨」,此路應是台灣民意的最大共識,以致藍綠皆無法獨佔。若以「公投解殖」為台獨的內容,對ROC派來說,這比台獨還台獨,不管有無阿扁都暫難接受;但對深綠的正名制憲派而言,這是建國的終極關懷,阿扁根本沒能力動搖。正名制憲的台獨之路,才是真正實踐主權在民,雖難在國民黨的偽史觀教育、中國的恫嚇、台灣人的缺國際觀、統媒的抹黑、民進黨在政治宣傳上的粗糙,但不是一條被阿扁堵死的道路。



第五,民主化

該文認為國民黨已啟動整個台灣的民主化,如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所以若以民主VS威權來區隔民、國兩黨,已經行不通。姚人多無視於台灣的轉型正義遲未進展、只有選民沒有公民、不義黨產對政黨政治的戕害、公投被限制、國家暴力頻頻侵犯基本人權、人民公僕僭越為人民之主、司法警調長久作為黨國爪牙……,卻引用林濁水的話:「台灣最重要的問題都在他們那個世代處理完了,沒留下什麼問題給我們處理」,實屬失察啊!



第六,左右

姚人多認為若將以前的民進黨視為一個與工農同一陣營的左派政黨,是個美麗的誤會──阿扁所帶領民進黨,是傾向財團的徹底右派。我承認經過蔡英文在公平正義的著墨,並具體見諸十年政綱,民進黨正在向左走。但蔡英文之前的民進黨真的是姚人多所謂的徹底右派嗎?對比國民黨直接與財團融為一爐的諸般作為,如:賦稅不公、扶持血汗工廠、圈地滅農,兩黨之右,還是有程度之別吧!(可參考佛國喬〈從「天然呆」到「讓我們以分手為前提交往〉(連結))再者,姚人多似乎只將左右屬性以分配正義的實踐程度做區別,但是歐洲的左派價值,是以人道精神為基礎,以尊重每個個人的主體性與生存權為前提,涵蓋人權與分配正義的關懷(詳見台灣歐盟觀察〈因為公義,我們支持蔡英文〉(連結))。當人權問題(也就是個人的主體性與國族社會的主從關係)被納入思考後,民進黨傳統較國民黨偏左,再明顯不過了。



第七,深綠、基本教義派

觀諸姚文,他對「基本教義派」有不少惡感,甚至認為:「一個政黨最強的時候,基本教義派應是最微弱的」。他以統獨光譜作定位,所以基本教義派就是在台獨立場毫不妥協者。基本教義派有著激進的社會觀感,激進radical字根是拉丁文的radicalis與radix,意謂「根」racine。激進等同基進,基本教義派就是堅持事物的基本性質與原則,是一種理想主義——政治人物在戰略原則上,不能隨風搖擺,選民認同,就執政;選民反對,就在野(詳見拙作〈因理念而從政,為執政而從政?——堅持理想的風骨與尊重多數的氣度〉(連結))。

基本教義派在原則上堅持理想性,但在戰術層面上並非無妥協空間,在阿扁喊出四不一沒有、謝長廷主張憲法一中時,深綠有拋棄過民進黨嗎?其次,若無基本教義派搶攻光譜兩端,「中間」是如何被標誌的?姚人多也意識到統派的國民黨由宣稱愛台灣而往中間靠攏,但他卻忽略了這是因為有中共、新黨作為急統側翼之故啊(詳見Shinichi〈吹響激進的號角--成為統治集團眼中的「暴民」吧!!〉(連結))!再者,台派選民因不安於馬英九的急速傾中,淺綠已大量位移至深綠(詳見假圖天國〈藍綠光譜的改變〉(連結)),藍綠光譜如下圖所示(引自假圖天國),雙峰或常態都不足以表示目前的選民結構。最後,即使失意政客敲鑼打鼓地主張台獨,我們應辨別「台獨有多種」——參考佛國喬〈您的藍綠PH值是多少?〉(連結),阿扁的一邊一國不過是小綠,離深綠(正名制憲、文化台獨)還遠得很呢!



圖片出處:假圖天國〈藍綠光譜的改變〉

基本教義派堅持理想性,對民進黨的本土化路線在積極面可提供動力,在消極面可防腐。民進黨最衰弱之時,他們不離不棄;同時甘為側翼,助成民進黨往中間靠攏。這是本土勢力之寶,對其污名化可休矣!


第八,台灣民族主義

姚人多雖然用柔性筆調訴說何謂台灣民族主義,但筆鋒一轉,不免俗地提醒:民族主義的本質是暴力。我必須先說明:台灣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反殖民的左派動員,無須以極右憂之(詳見拙作〈國族動員與極右派〉(連結))。其次,暴力是否應被揚棄,須視暴力的程度與脈絡而定。在人道主義的觀點,原則上來說,國家(強勢)對人民(弱勢)行使暴力,應受到最大的節制;人民(弱勢)對國家(強勢)以激烈的手段抗爭,應受最大限度的保護。在提醒民族主義的暴力本質前,先正視台灣民族被暴力壓迫的事實吧!當台灣的多數人是被殖民而不自知、只滿足於選舉而不奮起成為公民、苟安於現況而怯於挺身對抗不義體制時,「反暴力」的訴求何其虛偽、何其奴性?奴隸要抗暴,而不是假掰反暴力。這些人若真的反暴力,為何允許國民黨這個類納粹政權存在?他們只是以反暴力為藉口,閃避其不願面對的沈重課題。就是這種反暴力潔癖,所以在2008廖述析自焚後,台灣社會迫不及待將其消音,這是一個連以自我暴力悲壯抗暴都不見容的社會,這不是理性,而是沒人性。
  


結語:

姚人多預言民進黨在2012的失敗成真了。但民進黨的未來,是否應轉型如其所說:以台灣共識結盟國民黨,向國民黨的品味看齊,放棄以族群、台獨、民主化區別國民黨的戰略,切割基本教義派,與台灣民族主義保持距離,成為「既是民進黨又不是民進黨」,以創造勝選條件?請大家深思。回到本文第一段所言,我認為持續深化蔡英文「獨左」的戰略——以台灣主體意識凝聚國族認同,以人道精神捍衛人權、平衡階級——才是民進黨代表本土意識勝出的契機,這將「比民進黨更民進黨」。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從藍綠惡鬥到客觀中立(by 羅媞娜 & 陳俊豪 & 老皮蛋)

看到藍綠互砍,您就認為是藍綠惡鬥嗎?別急!先看看為何而砍、用的又是甚麼武器、甚麼招式吧! 


異哉所謂藍綠惡鬥

在選戰激烈的狀況下,「厭倦藍綠惡鬥」又成為流行語言;然而,台灣真有藍綠惡鬥嗎?

在民主制度下,不同政黨互相競爭、批評對方政績政策,這是常態,不應稱為惡鬥。但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國民黨不分青紅皂白的抵制施政,包括拒絕審查總預算、不行使監委同意權、阻擋社福和軍購預算、甚至阻擋治水預算(後來發生八八水災)、又阻擋民生法案和陽光法案、阻擋廉政署成立,這就是惡鬥了。

馬英九當權之後,檢調以莫須有罪名收押謝清志博士和蘇治芬縣長。及至選戰方酣,國民黨不顧念民生凋蔽、不提出興國之策,卻翻出十年前的猛男秀影帶攻擊蘇夫人;又不惜犧牲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偽造公文書抹黑蔡英文、並拒絕道歉,再以不堪入耳的詞(三七仔)辱罵何大一等國際知名學者;更在泰國災民傷口上灑鹽、以性別歧視的語言攻擊對手;甚至動用國安會調查局監控小英行程,儼然水門案翻版;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血腥惡鬥。相對的,民進黨率先提出十年政綱,批評對手也都侷限在與國家人民相關的議題;而且民進黨放錯照片就道歉,既沒有偽造文書的情事、更別說動用國家機器監控對手。因此,我們可以說:台灣沒有藍綠惡鬥,只有藍營在對綠營惡鬥。

為何藍營要如此嗜血呢?這是為了轉移焦點,讓民眾忽略國民黨的惡劣政績、以及數以百億計的貪腐浪費;而且血腥會讓人民對政治厭煩、不再細究真相。國民黨高層深知:只要人民不關心政治,藍營政客就不必費心構思福國利民的政策、更可以不受監督地為所欲為;如果多數人民厭煩政治不投票,統治者憑藉少數鐵票(分得殘羹剩肴的一部份人民)就可以永續執政了。

無論是藍是綠,要是喜歡標榜沒有意識形態、自稱客觀中立,那就只是不同顏色的丁丁,不妨攜手回寶貝花園玩耍。


從藍綠惡鬥到客觀中立

除了「藍綠惡鬥」,還有一個與之有關、卻也同樣荒謬的流行語,叫作「客觀中立、沒有意識形態」、或曰「兩黨一樣爛」,以下將對此略作討論。 

早有許多學者(L. Althusser, etc.)指出:「當權者常會灌輸有利其統治的意識型態,懶得思考的人們常信以為真,並自認為客觀中立。」這解釋了為何有以下的荒謬現象:許多人不看書報網路、只看TVBS,卻自以為客觀中立;即使近三年台灣經濟狀況慘不忍睹,這些人還是相信國民黨比較會拼經濟;即使馬政府多次把國旗藏起來,許多人還是相信國民黨比較愛國;即使民進黨籍的縣市長滿意度大幅領先,有些人還是相信國民黨比較會做事;即使蔡英文率先提出完整的十年政綱,還是有許多人說蔡英文沒政策、而他們根本沒看過十年政綱;如果國民黨的惡行劣跡無法否認,這些人就會說「兩黨一樣爛」,即使他們根本不知道民進黨說了甚麼、做了甚麼。

不僅如此,即使蔣經國親信曾指使竹聯幫暗殺劉宜良、不少藍營政客曾涉及刑案、2004邱毅與藍營群眾開車衝撞法院、紅衫軍曾毆打路人、馬英九吳敦義也都曾密會黑道,許多人還是認為民進黨比較暴力。而近月來國民黨以卑劣手段(偽造文書等)抹黑蔡英文、動用情治單位監控選情,一些「厭倦藍綠惡鬥」的選民還是偏袒藍營、責怪綠營-或許他們很懷念三十年前、不必思考也禁止思考、單一顏色的戒嚴年代吧!-上述的這些現象、這些人,都是「深受錯誤意識型態影響、卻自以為客觀中立」的例證。




Eugène Delacroix: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1830。這幅畫就是本部落格刊頭,描述1830的七月革命。當查理十世迫害異議人士、限縮言論自由,巴黎的知識分子、布爾喬亞、工人都團結起來反抗國王,婦女和藝術家也加入了戰鬥,沒有人說要「維持客觀中立」,終於成功推翻了君主專制。


姑且不論「客觀中立是否可能」的哲學爭論,可以確定的是:不了解歷史真相就不可能客觀、不關心社會也不是中立;完全相信統治者政媒的宣傳、不聽其他聲音、不看其他主張,更稱不上客觀中立。

更重要的是:在民主自由與威權控制之間、在永續環境與汙染開發之間、在土地正義與官商掠奪者之間、在公平正義與貧富懸殊之間、在非核家園與核災曝險之間;我們都有責任作出明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而非偽裝「客觀中立」而欺騙自己、背叛良知。



這是音樂劇「Les Misérables」的片段,描述的也是1830的七月革命。影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前引畫中的小男孩。當人民蜂起、反抗劣政,您聽得到人民的歌聲嗎?您會和勇敢的人民站在一起、替自己爭取更美好的明天嗎?還是您會「維持客觀中立」,坐視統治者繼續欺壓人民、錯失改變的機會?

說明:上星期自由時報接連刊出了相關的兩篇投書~羅媞娜「是藍營惡鬥、不是藍綠惡鬥」、陳俊豪「小豬大戰豬腦袋」,恰巧都是老皮蛋的好友;老皮蛋徵得兩位朋友同意,將好友大作略作改寫,就貼在這裡了。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離天堂比較近的國度

{###_cliquer/15/1119662680.jpg_###}
一月一日讀完了
《新荷蘭學:荷蘭幸福強大的16個理由》,很滿足的一個開始。



有一些朋友到荷蘭Leiden來玩,一開始可能會遇到極大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 ,直喊無聊。因為這裡沒有她們熟悉的消費環境,沒有24小時營業的7-11,也沒有開到很晚的百貨商場,更沒有隨手可招的計程車。這樣的環境迫使她們無法進行“消費式娛樂行為”(要花錢的休閒娛樂)。但待了幾天後,她們開始喜歡Leiden,因為沒有過多繁雜又誘惑人的商家,她們開始騎著腳踏車欣賞天空及雲,偷窺路邊可愛房子裡那些慵懶又幸福的貓,坐在運河旁喝咖啡談天說地,甚至開始聊以前從未靜心想過的人生及哲學問題,也甚至開始不想回到吵雜又人際網絡複雜的台北。



很多朋友包括我,以前可能從未想過也從沒被教育過自己到底想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環境裡,但來到荷蘭,體驗過這裡的生活,會開始對自己想生活的社會或環境多了一些想像甚或期待。然後進一步想,荷蘭這樣的社會及生活環境到底怎麼打造來的呀?讀一下《新荷蘭學:荷蘭幸福強大的16個理由》,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我個人有一個小心得,那就是荷蘭不論在那一部分的建構(社會、建築、文化、娛樂),一定會把“每一個成員”考慮在其中,甚或其他物種的成員,例如貓、狗也被相當程度地包括在其中。所有的體系建構都體貼地包含及容納每一個成員,相信在這樣包容力高的社會裡生活,不論肉身或心靈都可以相對感到舒服及自在。舉例來說吧,以建築而言,荷蘭建築師關注的並不是要如何花俏地設計出世界名建築,反而是更關注人類居住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問題;以對生存環境高度的關懷來面對建築設計,相信在這樣的信念下設計出來的環境及空間,一定可以讓多數成員在其中感到舒適自在又幸福(請參考第四章《從歐洲邊陲挺進世界舞台:古羅馬時期到21世紀的荷蘭建築》)。除了對人這個社會成員的關注外,貓狗也被貼心地歸納在這個社福體制裡。在荷蘭,貓狗販售的寵物店不超過10家,大部分想養貓狗的人,必須從動物庇護所領養,或向有執照的飼育動物者購買,以這樣的方法來遏止貓狗被違法繁殖。又,想養狗是要繳狗稅的喔,還要幫狗狗到居住地市府登記;如此尊重動物生命的國家,相信會更尊重生活於其中的人(請參考第十四章《狗兒不在家,就是在往咖啡廳的路上:荷蘭的動物福利制度》)



套一句朋友常說的話:「荷蘭不是天堂,但這裡是離天堂比較近的地方。」來過這個離天堂比較近的小國,會不自覺地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住在這樣的地方(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想,但這麼想的人比例還蠻高的啦)。讀完這本書,發現要打造一個離天堂比較近的地方,雖然困難,但其實是有路徑可循的。這種找到線索的感覺,真是讓人滿足呀。



p.s. 不得不提一下,小英的“十年政綱”真的好像依循著這樣的建構路徑擬寫出來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