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我的台北菜花「國際」博覽會的華麗冒險(By 比利星人)


話說台北國際菜花博覽會因為五都大選加上超貴的價格鬧的滿城風雲,讓我好奇地想要看看菜花博覽會到底是啥小?首先我從我最熟悉的地方看起,2008年西班牙的薩拉戈薩(ZARAGOZA),剛舉辦過世界博覽會(EXPO),接著又要在2014年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Int. Exhibition of Gardening and Horticulture),這不就是台北要辦的國際博覽會嗎?台灣終於要擠身國際展覽的行列了,正如馬皇與好呆說的大家怎麼可以唱衰呢?要拿出國際視野、國際標準的預算啊!


因為一份莫名的驕傲,於是上網瞧一瞧,看看台灣的驕傲,因為是國際博覽會當然首先要到國際展覽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簡稱BIE網站瞧一瞧,連結到該網站找啊找,終於興奮地發現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hibition項目,台灣真是不簡單,我顫抖地按下滑鼠鍵,進入該 網頁(連結),耶?奇怪是我看錯了嗎?沒有台灣,也沒有馬皇最愛的中國台北,是我被騙了嗎?倒是1999年中國昆明已經辦過了,我不放棄,按照文內說明進到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ducers 簡稱AIPH)網站,終於看到了中國台北國的名字奇怪了AIPH網站(連結)為和後頭有Category的分級呢?我於是又回到台北菜花會的主頁裡看他如何說明,台北很誠實地羅列了歷屆花博會的名單,也做了分級(連結但是我還深刻地記得馬桶頭發言人說的台北菜花會是A2/B1級的國際水準,不能用國內的阿殺不如的展覽預算相比,啥小是A2/B1?依我以前小學的經驗A1一定比B1高級,於是我期待台北誠實地告訴我,滑鼠滑到花博的緣起,裡頭劈頭就說了「國際上需申請認證之博覽會有兩大系統,一為國際展覽局(BIE),二為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AIPH目前有33個會員機構,分屬於25個國家,經AIPH認證之國際園藝博覽會,為國際上最高級別的園藝專業型博覽會,展現主辦國之花卉產業、文化成就與科技成果。」這….是在說啥?



既然是AIPH授權的,且該協會有33個會員機構,分屬於25個國家那就來看看AIPH的會員有無中國台北國原來我們是屬於花卉組織會員(AIPH Member Oganzations)會員名稱是用財團法人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TFDA,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加的,也就是說台北菜花博覽會應該是以花卉發展協會名義申辦,但是該協會似乎早就被踢出規劃團隊(報導,不管如何還是申辦到了,於是我打聽了一下Zaragoza的籌辦單位,有沒有什麼參與台北花博的消息,果然….沒有,看來連去觀摩的興趣都沒有,當然也沒有收到邀請卡。

我不放棄地希望找出馬皇他們說的台北花博是台灣史上最國際重要性的線索,我們就來看看背後的真相吧!


首先來看位在巴黎的BIE國際展覽局,全世界只要要稱之為世界博覽會EXPO都要經過該會的同意,這是一個由國家政府締約成立的國際組織,當然不是聯合國會員的台灣是完全不可能參與的。那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藉由非政府組織總可以了吧,但是,靠!用非政府組織還被叫做中國台北,真是夠了因為AIPH有不同層級的會員,因此BIE為了撇清關係,設定了A1與A2(B1 or 2)不同等級的展覽會,簡單的說就是國際展覽局只承認A1的展覽其他的BIE一概不承認,當然國際展覽局也不會幫忙宣傳,更不會要會員國參展,自然就不會是「世界」級的博覽會了


根據BIE對國際博覽會A1級的大規模國際園藝博覽會規範有下列一些基本原則:

每年最多可以舉辦一次、同一國家的情況下能夠以每十年一次以下的比例加以舉辦會期為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並由國際園藝協會(AIPH)派遣調查委員,對準備中的會場與作業團隊加以視察、內容必須包括與園藝相關全部的範圍,最少有50公頃的規模、最少有十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且在國際展覽局(BIE)認定的情況下,作為「國際園藝博覽會區分的認定 (Horticultural Exhibitions)」,才能夠使用「國際博覽會(EXPO)」的稱呼(此類博覽會之間必須間隔兩年以上)



A2就簡單多了,他只是一種小規模的類國際園藝博覽會,會期為一週以上三週以下(但台北花博時間超過A2規範),最少有六個國家的代表參加,內容為特定領域的小規模國際園藝博(專門展示會),這一級的AIPH自己說是就是了,完全與國際展覽局無關。



B類的分類就是具有國際性的國內性園藝展覽會。規範簡單多了,B1認定規範為:需為長期、大規模國內園藝博覽會,會期為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內容必須包括與園藝相關全部的範圍,另需要有國際參加者(台北花博實際上就是這一類,因為時間超過A2規範,且是國內規模的展覽,但找了幾個國家來參展,不知道中國算不算)。



如果會期為一週以上三週以下,內容為特定、專門的領域,有國際參加者則為B2類展覽。




五個顏色代表五大洲結果是騙人的國際展覽
BIE的承認重不重要?當然很重要,還記得當年扁政府推動2008台灣博覽會,後來就是因為根本通不過BIE這一關而最後破局(其實當時2-3年的時間也根本不可能來得及籌辦),只要掛上正牌的「國際博覽會」,全世界的會員國就會大量參與,並協助宣傳,馬皇與好呆的假國際博覽會,就是為了選舉,不必騙人,看一下2010~2017年內根據AIPH表訂的A~B各級園藝展覽,只有台灣是從11月開始展覽,其他國家全部都是4月入春開始展覽(除了泰國清邁也是11月開始,但是清邁11月平均都還有15~29度C的氣溫適合花卉),入冬開始的台北根本開不了花,四月入春終於要花開時也是台北花博結束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安排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市長選舉」



「國際」,是騙台北天龍人最佳的方法,就像蘇阿衝選舉用英文歌當競選主題曲一樣,只是不幸地菜花博覽會被踢爆有採購大弊案,但是北市府熟悉天龍人的邏輯,搬出「藝術」、「國際」,一時間雞籠是藝術還是傳統工藝,所以可以很貴,九層塔也可以比鹹酥雞貴,連空心菜都變成具藝術價值的國際新品種,一旦有問題,就「一切交由政風調查」再不行就「一切交由司法解決」,我相信如果沒有意外好呆還是會獲得天龍人的青睞,登上天龍市市長寶座,因為我們是國際大都會……



因為花博是國際大型展覽,所以你們唱衰花博就是唱衰台灣,讓台灣丟臉,經過我反覆查證搜尋網路後,得到這句話正解應該是:



「花博是為了選舉的造勢活動,所以你們唱衰花博就是唱衰馬皇,讓你死
*訪客如欲留言,請先看 31F 留言須知。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歡慶國慶=撕裂族群 (by 佛國喬)

(就國際常識而言,只有在訴求擁有他國土地的合法性時,才會不斷強調國家起源始於該國土地之上)
 

每一個團體之所以能成為團體,光靠權利義務關係是不夠的,還必需依靠集體性的想像與信念,而表現在傳說、儀式、節日…上。因此,國慶日對於國家之所以能成為國家,意義是很重大的。問題是,對於台灣,這個雙十日究竟是能成就集體性的凝結,還是剛好在對之進行瓦解? 這問題甚至會上昇到:歡慶國慶是不是在進行族群撕裂?

法國的國慶日是法國大革命,因為其事後的「自由、平等、博愛」聲明成了法國的立國基礎,不論種族、膚色、出身,只要認同這三項信念,都可以透過國慶日得到歸屬感;大部份國家的國慶日則與獨立運動有關,該日子象徵著「自己要當家作主」的信念,只要是支持該國的主權不滅者,自然也都能透過國慶日取得歸屬感。

(法國因為爾近的「國家認同」辯論,這張巴士底獄被拿出來證明非裔人也是共和體制的建立者之一)


就在全世界的國慶日都是在創造集體性的同時,唯有台灣走上世界的逆流。

一旦面對起雙十國慶,台灣內部立刻就會裂解為統獨立場不同二方,而陷入支持台灣主權與反對台灣主權之間的紛爭,更諷刺的是,相對於前述所言:國慶日多與獨立運動、支持國家主權有關,台灣目前所行的國慶日,卻是:「凡支持台灣主權需要被消滅者(統派定義),都能夠從在台灣的國慶日取得歸屬感。」這豈不荒唐 ?


當然,上述那句話很多人是不認同的,這些人支持台灣的主權不滅,或只是暫時的不滅,但也能從雙十日取得歸屬感。其所持的理由不一:(1) 天性乖寶寶型:上位人說了算,他們說這是國慶,我就一起歡渡了。(騙人,那馬英九說台灣是中國一部份,您幹嘛不聽 ?) (2) 因循苟且者:從小就這麼過,長大了習慣改不了。(騙人,那台灣是中國一部份,叫你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不也是從小就這麼聽說的 ?) (3) 政權認同強過於土地認同者:因為現在是中華民國政府,過的是民國歲月,所以就算武昌起義不在國土之上,也感到無所謂。(騙人,那中華民國說自己包括台灣、蒙古與中國,你又不信了,反說自己立場是支持台灣主權的 ?)

撇開這群自認立場中道、其實是腦袋不清楚的人(而且人數還真多),不可否認,雙十日的國家地位之維持與投入,的確是在挑動台灣最敏感的神經之一:統獨問題,所幸,統獨立場一向與族群無必然關係,這是台灣內部衝突的一個安全閥,不過很令人遺憾的是,雙十日剛好就是明目張膽的要把統獨與族群掛勾起來。

(為了阿扁,統派人士連雙十國慶都可以拿來鬧事…)


正因為雙十節不僅區別了統獨立場,也因為這件歷史事件原與台灣土地無關,從而也區分了族群:移民及其後代、在地人及其後代。前者雖是移民,但他們的第一代利用雙十國慶來標示其身份方是正統,並讓國家想像包圍著之而生,造成了與遙遠的民國起創無甚大關係的在地人,其生命經驗進入不了國家敘事內,就算有,也是邊陲或零星參與。從而,以國家神話的角度來看(並非政經角度),一國之內有了(少數人)上位族群與(多數人)下位族群。

這就是為什麼,我小時候在教科書裏學不到台灣的日治史,我完全無知於阿公那一代是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我卻能對北伐過程如數家珍,不僅預官要考,大部份的國家考試都得學習「這群移民者」的歷史。讓我這位原本是「本省人」的小孩,終於被教育成「外省人」的小孩,所謂「被偷的一代」,硬生生地在我身上被實踐。

除了原住民可能較特別點,沒有一特定族裔有資格佔據國家神主牌,國土之上應是人人平等,無論移民先後。在過去,國民黨政府為了確立「外省人的正統性」,不僅偷走一代小孩,還堅持萬年國代,從而阻礙台灣的民主化,雖然這些都過去了,但「外省人的正統性」仍以「雙十國慶」如僵屍般地存活了下來。

如果我們覺得:過去的教科書是錯的、過去的「老法統」是錯的,國家歷史書寫、國家人民代表組成特厚特定族群乃不公之舉,那我們也該說,國家創建神話特厚特定 族群也是不義之舉,為了台灣的族群和諧,我們必需有新的國慶日,而目前的國慶日,不值得慶祝,除非您認為撕裂族群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