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型正義、解殖、意識型態、利益選民、獨左
前言:即使國民黨的連環爆再乘以十倍,亦無助於民進黨取得大位。
一、貪腐是誰的罩門?
「當國民黨的清廉招牌被砸後」?這個題目難以讓人認同,因為國民黨從中國到台灣一以貫之的道統就是貪腐。既然從未清廉,為何以此名之?有兩個用意:
第一,媒體的包裝、司法的放縱,虛構了馬英九二十多年的清廉假象。
第二,民進黨無力面對陳水扁的司法政治問題,錯將「比清廉」判斷為大選的成敗關鍵,窮忙於「民進黨是否貪腐」、「國民黨是否清廉」的辯護。
黨政高層的貪腐醜聞的確會重創政黨形象,這也是2008年民進黨慘敗的重要原因。但是民進黨在2004年得票過半的勝利,原因來自「民進黨比國民黨清廉」嗎?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立足點是不平等的。對國民黨而言,若能戴上清廉光環,則堪比聖人出而黃河清的不世祥瑞,萬民來朝;若喪失清廉光環,只是還全民一個「國民黨本質如此」的先知先覺狀。對民進黨而言,清廉形象只是贏得政權的本分;一旦染上貪腐病毒,則萬劫不復。
觀諸民主國家的政權輪替,選戰成敗的關鍵,除了政策的說服力之外,「清廉」是各方皆不敢逾越的本分。但是在被深度殖民的地區,殖民政權貪腐是常態、清廉是驚喜,反抗勢力清廉是本分、貪腐是罪惡。台灣亦如此,民進黨若無視殖民體制下的利益與意識型態結構,而將比清廉當作國民黨的罩門,欲以清廉大PK擊垮國民黨,則未來的連戰連敗可以預期。
當「清廉的民進黨vs貪腐的國民黨」後,民進黨只是因為謹守從政本分而獲得挑戰國民黨的資格,國民黨則僅失去了一項讓民進黨直接出局的金手指。國民黨的罩門從來就不是貪腐,回歸貪腐只是回歸選民早就知曉的本質,既然沒有失望,也就不會背棄——清廉只是一場誤會。民進黨若試圖以清廉當作積極性武器擊敗國民黨,就好像戰士只躲在盾牌後面卻冀望贏得勝利一樣荒誕,亦如一位田徑選手取得入場資格後就靜立在起跑線等待奪冠一樣不切實際。當國民黨砸了清廉招牌後,當民進黨洗刷了貪腐污名後,比賽才正式開始......
二、病急亂投醫的民進黨
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貪腐醜聞不只讓謝長廷慘敗於2008,更嚴重的後果是民進黨從此陷入邏輯錯誤的信心危機。2004年的總統大選是台灣認同對決中國認同的勝利,以台灣為國家主體的意識空前高漲,民進黨若有足夠的見識與擔當,則能穩健推動以轉型正義為核心的解殖工程。民進黨愧對台灣人的託付——在319藍軍輸不起運動與06年紅衫軍選擇性倒扁風暴後,本土政權竟然失去了以本土意識對抗殖民勢力的信心。尤其是在貪腐疑雲下,從08年選戰迄今,民進黨的主流經營理念都是「挽回中間選民」,方式則為向國民黨的價值靠攏。
貪腐問題涉及制度與操守,在儒家所宰制的非現代社會,往往臧否操守而對結構性的貪腐溫床視而不見(所以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貪腐永遠被視為是個人德之不修)。民進黨欲挽救因貪腐形象所造成的崩盤,其求生之策竟然不是提出健全的權責監督機制,而是匪夷所思地借國民黨的價值止血:其一,對於防杜貪腐之弊,採用儒家式的道德宣示;其二,對於挽回中間選民,以接受殖民史觀與價值的方式圖之。關於第一點,要操弄儒家那一套以道德來知人論事的語言,在媒體與教育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中時,化外的民進黨如何玩得贏正統的國民黨?至於第二點則牛頭不對馬嘴,若中間選民因為民進黨的貪腐而離棄(他們有靠攏過嗎?),救濟之道為何不是談「清廉如何可能」而是「模糊台獨立場」?——所以這是邏輯錯誤的信心危機。
三、國民黨的政治基石
雖然民進黨未能為防杜貪腐提出令人振奮的改革之道,但拜國民黨自爆之賜,民進黨終於不用獨扛貪腐的招牌了,也可以換句話說,國民黨不能再使用清廉的作弊程式了。但是,即使「民進黨比國民黨清廉」再度成為社會共識(其實從「兩黨都貪腐」到「民進黨比較清廉」還有一段路),只代表民進黨再度於殖民體制中取得大選的參賽權而已——不是當選證書。為何國民黨再怎麼貪腐都有勝算?而民進黨戒慎恐懼以爭取的清廉形象只堪作入場卷?民進黨必須了解差異的原因,才有可能贏得政權,同時消弭此不平等,讓清廉無差別地成為政治工作不可逾越的紅線。
國民黨的政治基石是由「利益網絡」與「意識型態馴養」二者建構。經由殖民體制,前者已成為覆蓋台灣各領域的巨網,掌握各領域的資源分配;後者則如空氣一般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呼吸,鉅細靡遺地形塑國民的價值觀與認同。
利益網絡可以「恩庇侍從體制」理解,亦可以「由『中華性』的親疏而劃分公民的差別待遇」理解。國民黨所佈局的利益結構,遍佈政治、公務、工商、司法、軍警、學術、藝文、社運......所有人類活動的領域,其嫡系握有資源分配大權並獲得最大利益,然後依親疏遠近劃分不同分配等級,最後,還讓多數被剝削的底層誤認為:「我們靠國民黨賞飯吃」。如此一來,在食物鏈上層的既得利益者,益發與國民黨利益共生,自然不離不棄;至於食物鏈下層的受迫者,亦有相當的比例將國民黨視為自己的利益共同體,原因有三:1.相信壓迫者所灌輸的經濟奇蹟謊言;2.向既得利益者看齊,有為者亦若是;3.恐懼於國共聯手的經濟恐嚇——如果讓「中國比較不喜歡的黨」執政,台灣的產業就等著毀滅。如此一來,當分配不義的得利者與受迫者都將國民黨視為利益來源,並休戚與共時,國民黨清廉與否就不重要了。
「意識型態(idéologie)」在台灣被淺碟化與污名化久矣,在討論國民黨如何養成它的意識型態選民前,必須先解釋何謂意識型態。意識型態是指系統地(≠正確地)理解世界(含人、社會與一切存在),是對世界的認知與道德信念的通盤型態;它不只伴隨著概念、認知、觀點,亦涉及理念、信仰與道德。意識型態(複數)的構成複雜而多元,簡而言之,它往往由流動於歷史與漫布在社會的各種學說(或主義)所構成。可以這麼說,每個人社會化(或理解自身與世界)的過程就是其意識型態的建構過程,人亦因其意識型態而對世界進行理解與價值判斷——既然歷史性與社會化是理解得以發生的條件,就不存在無意識型態的或天然狀態的理解。
國民黨在中國遭逢思想戰的全面潰敗,這個法西斯政黨在流亡台灣後,自然將箝制人民意識型態的工作(亦即文化殖民)列為保住政權之要務。國民黨在台灣的文化殖民工程,或粗暴或細膩地進行了六十多年,透過屠殺、司法、教育、媒體等管道,在史觀、語言、文化各面向形塑人民的保守價值以及對殖民政權的認同。在保守價值方面,諸如:崇拜威權、拒絕現代化(知識科學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對政治冷漠、習於儒家倫理......;在認同錯亂方面,國民黨透過架接偽史觀、邊陲化母語、貶抑本土文化等手段,讓這塊土地及其人民失憶失語、亂認血親,並在自認鄙下之餘,對高等級的中華文明無限嚮往,竭力同化。經由國民黨刻意餵養而成長的意識型態選民,他們體貼蔣介石之於二二八的不得不然;體貼國民黨之於白色恐怖的用心良苦;期待儒家式的專制明君所帶來的安定與效率;謹小慎微地以為遠離政治可保安康;在去政治化的脈絡下參與時髦的社運;敵視任何衝擊他習以為常的價值改革(如轉型正義);認同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血緣;歧視母語;歧視以台灣為主體性的藝文創作。擁有這些特質的意識型態選民不只是顯性藍色族群,國民黨與時俱進,或嚴肅或輕鬆地在教育、媒體、藝文、娛樂、飲食等日常呼吸間,養成了一代又一代意識型態親近於國民黨的「隱性選民」(≠中間選民,但常以此自稱)——他們不關心政治、拒絕表態,但會走進投票所,而且多(≠全)為國民黨之禁臠。如同教徒多數不會因某宗教師涉入斂財醜聞而改投異教,對於國民黨以保守價值與中國認同所培育的意識型態選民而言,國民黨是道統甚至是信仰的唯一代言人(此代言人已神格化),貪腐事件是個人問題,與信仰的內容無關。
利益網絡與意識型態的馴養(此二者多有交織,非各自為事)鞏固了國民黨的江山,屬於國民黨的利益選民與意識型態選民,不只在國民黨發生貪腐醜聞時不離不棄,亦在執政無能時不離不棄——可以換人,但不能換黨,所以周錫瑋的執政包袱絲毫不能阻礙朱立倫的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些國民黨鐵衛,不只為數眾多,更可怕的是他們多藏身為政治冷感的隱性選民;民進黨若了解其結構,就不會因「國民黨也貪腐」甚至「馬英九民調剩13%」而樂觀了。同時,民調的加權方式再也不能以「綠色選民不習慣表態」的陳年舊事為之。
四、擴大綠色基本盤
國民黨的利益選民與意識型態選民不只分佈在深藍——高階的既得利益者與中華教狂信徒,所謂對政治冷感的隱性選民(他們常被誤認為是無既定藍綠立場的中間選民),或有被國民黨經濟謊言所綁架者,更多則是在黨國教育下識型態與國民黨親和而不自覺,所以他們多數看國民黨比較順眼,這是國民黨細緻耕耘的結果。當社會是保守價值與中華(文化)認同當道時,不關心政治卻票投國民黨就理所當然了——雖然他們死抱「中間選民」的會員證並拒絕承認自己是藍色基本盤。
正如國民黨的選民不是先天而成,綠營的選民亦有其成因。相對於國民黨的政商網絡與黨國不分,民進黨目前的基本盤幾乎都是意識型態選民。其價值觀與認同為何?不同於國民黨以殖民之力由教主為教眾灌頂教義,「民進黨」的意義是由爭取民主人權與爭取國族獨立的反殖份子共構,而後經由論辯、淘汰以形成「民進黨該做的事」——爭取人權(價值)、爭取獨立(認同)。綠營的價值與認同是由意識型態選民(尤其是深綠)所推動,他們不只理念超前民進黨,並致力於強迫民進黨頭人埋單,這與國民黨的宗教性——教主佈道,信徒信受——截然不同。正因為國民黨的洗腦教育無所不在,所以藍營選民中還可區分為關心政治者與不關心政治者;但綠營選民則多數是因為覺醒,才成為不義體制的對抗者——這可以解釋為何綠民多關心政治以及貪腐醜聞會重創民進黨。
台灣的選舉,尤其是五都、立委、總統層級的大選,基本上就是藍綠利益與意識型態的對決。即使是搖擺於藍綠的中間選民,只要去投票,不論是投藍或投綠,他這次的抉擇亦是由藍綠陣營所代言的利益或意識型態所驅動,所以藍綠選票的消長,就是利益選民與意識型態選民的位移。若以絕對得票率的歷史低點當作藍綠的基本盤,綠營:藍營:中間選民(不投票選民+搖擺選民)=3:4:3(連結)。比起移動藍綠鐵票,吸收中間選民以壯大自己相對容易。但要如何吸收中間選民?國民黨知道納入基本盤才是王道,基本盤不是黨證數量,而是利益的依附與意識型態的同化。國民黨絲毫不放鬆腳步地製造台灣經濟日益依賴中國的形勢,無孔不入地傳播保守價值與中華認同。民進黨不能停留在貪腐與清廉易位的美景中,應積極擴大綠色基本盤,也就是要經營綠營的利益選民與意識型態選民:
第一,對於利益選民,民進黨要正視自己的應(或可)代言階級,以分配正義的訴求,讓被剝削者不再盲從剝削的源頭(國民黨)。蔡英文為12年大選所提出的十年政綱,是民進黨第一次有系統地左傾,選後應以易懂的語言繼續普及深化。
具體的作法,是借鏡歐洲左派,提出階級立場鮮明的經濟、財稅與社會福利政策,讓被國民黨及其近親所剝削的受新階級不再恐懼於「中國生氣、老闆倒閉、勞工失業」的國共合謀,迫使「國民黨是資方代言人、民進黨是勞方代言人」的形象成為社會共識。利益選民因為各自認識自己的階級處境(目前資方有鮮明的階級意識,勞方則極為匱乏),將投向不同利益代言人的旗下,國民黨就無法勞資通吃。
第二,對於意識型態選民,1.民進黨要有勇氣先於民眾,以人權為核心有系統地批判保守價值及不義體制,誓言改革,而不是鄉愿地說「這個構想很好,但我們要看社會共識......」。2.要推動政體與文化解殖:清楚界定台獨的雙重意義——對外拒絕PRC併吞、對內拒絕ROC殖民,與知識界合作重建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動員可用的政治資源盡力翻轉台灣語言與文化因被殖民而邊陲化的現況,清楚論述台獨是解殖運動而非極右的民族主義。
上述轉化意識型態選民的策略,都可以「轉型正義」概括。民進黨必須以「人權」為核心,系統性地宣傳轉型正義之必要與內容,讓台灣人了解:對正義的追求,是對歷史與當代的負責,並非耽溺過去,亦非操弄悲情,更非撕裂族群,一群對歷史與正義無感的人,如何可能避免歷史悲劇再現?如何可能穩固民主價值?轉型正義的內容不只是司法、歷史記憶的平反,在台灣的脈絡中,更關鍵的是「解殖」——憲政解殖、認同解殖、文化解殖。正因為民進黨執政八年卻對轉型正義輕忽,所以殖民的法西斯政權可以班師回朝。若民進黨在那八年徹底為台灣轉型正義,台灣人的價值與認同皆與國民黨決裂,不論民進黨再貪腐,取代該黨的,不會是殖民政權復辟,而是本土的民主政黨。在殖民政權煙消雲散後,貪腐醜聞才會公平地成為所有政黨的致命傷,台灣的政治遊戲才會步入現代。
民進黨目前雖然在野,但仍應運用可能的資源推動局部的轉型正義工作,更應經年累月進行轉型正義的政治宣傳以教育民眾。既然意識型態決定投票行為,不論民進黨想爭取中間或淺藍選民,試圖讓「不綠的變綠的」才是王道,也就是要進行意識型態說服。肯定威權的選民、認同中國的選民,不可能因為國民黨貪腐就轉向支持民進黨;但是若因為意識型態的翻轉(轉型正義是關鍵)——唾棄威權、認同解殖,這些人就可能位移為民進黨的基本盤。希冀意識型態選民擴增,必須長時間耕耘;民進黨過去戰略錯誤之處,是怠於經營選民意識型態的綠化,試圖以迴避國家認同的方式、甚至以近似國民黨的主張,獻媚於習於國民黨意識型態的選民,但他們為何要選山寨版?
五、結語
綜上所述,民進黨必須務實地擴大基本盤,本文提出兩個切入點:1.以左派政策鬆動國民黨的利益選民,2.以轉型正義為核心的解殖論述擴大綠營的意識型態選民。——也就是「獨左」。無論民進黨是否能卸下貪腐污名,都應持續進行「改變選民」的政治工程。否則,2016年將重演2012年的情節,因為選民結構了無更動。更何況,國民黨不論弊案如何纏身,都未曾停止擴大藍營版圖的腳步;民進黨,請振作!
【延伸閱讀】
◎評姚人多〈民進黨的未來〉(by 格瓦推)(連結)
討論:
回覆刪除http://ppt.cc/1xUF
http://ppt.cc/X2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