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2008夏之旅 ◆ 布拉格:藝術,主體性的戰鬥場 (by 佛國喬)

(捷克得以獨立,這座國家劇場有其角色)

我們站在街頭無所適從,一位布拉格中年人主動幫忙,聽聞我們在找附近的「立體主義建築」,馬上指引出方向,並指著另一棟:這棟則是功能主義的;另一位好奇的布拉格阿伯也過來支援,我們只好重複問題,他馬上說立體主義最代表性的建築作品不在這裏,要往另一條街而去。

我們不可思議地互望著對方:「是怎麼樣的國民教育,能夠讓那個世代的人,那麼了解自己城市建築的流派分類?」

在台灣的國民教育裏,美術課上得再認真,也只會認識一堆外國人的名畫,對於生活於其中、每日相見的建築群,完全無法有欣賞或批評能力。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藝術在捷克有不同的意義:當「捷克國」還只是「奧匈帝國捷克省」類似地位的時候,隨政治權力移居來此的德語族裔,雖是少數族群,卻是支配者,他們輕視本土的捷「客」文化,企圖以文化挫折捷克人的分離意識;但相對地,藝術也成了捷克主張其主體性的利器。

為了抗拒這股維也納同化威脅,布拉格的本土藝術家們便越過德奧,直接向藝術之都巴黎取經,引入當時最前衛的藝術:立體主義,以駁斥日耳曼至上的屌樣;但二者的相遇,不僅是立體派提供了捷克人火力,捷克也豐富了立體派的面相:除了布拉格,還有哪個城市能找到「立體主義的建築群」?

當年,致力於反對維也納藝術潮流的核心人物表示:「這就是捷克年輕藝術家們所擁有的『去中心』位置,憑借他們強烈的本土文化傳統的感受,…滲入高度的詩意想像,一個融合卻自主的運動,這就是捷克的立體主義。」


從1912年到1920年代中期,布拉格的建築師群蓋出許許多多該流派的建築,大多位於舊市區南方的新市區裏,交通不便;我們在此建議三件不可錯過的佳作,則都在觀光區內,依創作時序排列:

一、黑面媽祖之家 (Dům U černé matky Boží,地圖右二,連結):



現在已是立體派博物館,家具與室內設計比建築外表來得精彩;印象最深刻的是二位日本人在博物館賣店的大手筆採購。

二、傭兵銀行 (Légiobanka,地圖左一)



這真的是傭兵創立的銀行,他們當年被僱主蘇俄半拋棄時,雙方有所交火,結果捷克軍人一時火大,去搶沙皇留下的八輛火車廂黃金;談判結果,全身而退,還留下一廂作為建國之用,乃此銀行的由來。

三、阿德里亞宮 (Palác Adria,地圖左二):

 面這二個作品其實已在捷克獨立之後,此時立體派被稱為Rondo-Cubism(連結),立體派至此已徹頭徹底地本土化,捷克人誇耀著本土風格,以慶祝獨立之實現。

另一件建築足以作為捷克人對抗「博大精深、淵遠流長」日耳曼文化之歷史見證,則是今日的國家劇院(Národní divadlo,連結,地圖左一,外觀相片見首圖)。


(捷克的劇場設計是高深莫測的)

十九世紀中葉,捷克已處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有三百多年之久,許許多多「軟骨」甚至「無骨」的捷克精英早就選擇被日耳曼化了,為力挽狂瀾,本土派的藝術家與知識份子們決定蓋一座「捷克人用捷克語演捷克戲給捷克人看」的劇院,以藝術進行國家認同的本土化;當然,這建築從裏到外,都強調本土語彙的使用,連角落裝飾用的神話人物,也全出自捷克神話。

1881年,就在工程尾聲,一場無名火滅了這群人的希望,但之後轉折極具戲劇性:襲捲全國的捐款運動狂熱地展開,短短一個半月內,籌足了工程款,二年後劇場順利完工。而此劇場的創建過程,成為一項觸媒,引發該國本土文化之文藝復興運動,一直延續到我們之前談的立體派運動。

之後,高高在上的德語裔捷克居民有了反應:他們也蓋了一座德語的劇場(連結)。但如果您打算也去維也納一趟,將會看到他們風格的劇場,那就不必浪費時間去參觀這個劇場了;就比如一個外國人的亞洲行包括台北與北京,您會建議台北行去參觀中正廟內的兩劇院嗎?不會吧?難道是為了去看看台灣的「國家」劇院可是貨真價實的「中國貨」?



(要看布拉格裏奧地利裔所建的劇場,不如去維也納看,才更精彩。)

至於捷克那具有本土風格的國家劇院,我們不僅至現場膜拜,還買了票看了場音樂劇,學生票不到六歐,全歐第一便宜;戲台上有英文字幕,所以「捷克人用捷克語演捷克戲給台灣人看」也是行得通;捷克人以機械見長,演起戲在舞台的變化萬千上,無他國可及,根本就是場視覺魔術,保證讓您大呼過癮,如果每天上演不同劇碼,我們一定天天報到。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謝捷克人當初沒有被日耳曼化、沒有被鎖國(鎖在奧匈帝國),否則捷克變成另一個維也納,那多可悲,看看當年維也納人在繪畫、建築、戲劇的功力,怎麼跟被他統治下的布拉格人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