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中國╱『秦阿』主義」在台灣 by 髏歷塔





如果,薩依德
(Edward W. Said) 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指涉的是一套西方人所建構的關於東方的認知與話語系統,並在這套刻板過程中,東方為了迎合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屢屢也不自覺地「再現」了西方刻板下的東方形象,並由這套認知與再現,合理化了西方相對東方的優位,與遂行對東方的文化和殖民宰制。







同樣的,自詡為「高級外省人」的郭冠英,抑或是台灣一群以「中國人」自居的人,他們想像並再現的「中國」,往往遠非當下如實的中國,而毋寧是一種想像中的「中國」,並透由再現的過程中,產生一種類似薩依德「東方主義」效果的「中國主義」或者稱之為「秦阿主義」(Chinaism,台語發音的『秦阿』,即是”china”╱「支那」的發音)。台灣服裝品牌夏姿以販賣「中國風」的方式,進軍巴黎服裝市場,但值得提出疑問的是,夏姿以服裝風格作為對中國的再現跟凝視,並在巴黎展秀給西方人觀看,事實上不過是一種擬似「秦阿主義」的翻版罷了,並同時在再現過程中將台灣經驗與歷史給「他者化」,甚至將多元與歧異分雜的「中國」給單一刻板化。







312號,夏姿在巴黎發表2009秋冬「時」裝秀,根據報導︰







2009年秋冬的夏姿新裝,以「詩路」為主題,創辦人王陳彩霞表示,中國古代經由絲路將東方的珍貴絲綢商品輸往西方,透過絲路讓西方看見東方文化藝術,所以夏姿新一季的設計是以湛藍神秘的月牙泉與蒼茫大漠色彩為主要基調。







夏姿的時裝發表會中以琉璃藍、榴花紅、藏青、葉綠等色彩運用在箱型、倒梯形等50年代經典結構輪廓上,也以唐朝高腰筒形線條、中式交錯襟細節顛複傳統造型及簡單俐落的設計加上刺繡圖紋,表現出唐朝的高雅生活情調,以及纖細摩登的新女性形象。」











夏姿在
1978年由王陳彩霞創立,一直以生產改良式「中國服」為主要設計,在1989年參加「台北國際紡織週」動態時裝發表會,以「赤字」為主題,以中國人較熟悉的事物,如西域敦煌的佛教色彩、中國邊疆民族的豪放灑脫、赤燄中再生的火鳳凰、西天取經的虔誠與求真等,表現在服裝展示上,希望能創造出中國人穿的藝術風格。1990年參加第四屆的「台北國際紡織週」的「國內設計師作品動態展」,以「地球環保」及「中國青」的流行意識來做創作。







對於夏姿歷年來服裝設計的主題,個人一直有一些疑問,那就是夏姿一直不斷闡述她們的設計理念是以中國五千年文化做為出發,希望做出「台灣獨創的中國服裝」,針對這個設計的中心理念並比對歷年來她們的設計作品,夏姿的「中國再現」,不僅讓台灣消失,更狹隘化了所謂的「中國」,進一步弔詭的是,「夏姿」希冀的「台灣獨創的中國服裝」本是企圖透由此種「台灣土地上設計誕生的中國服裝」,證成台灣不管在文化上、血緣上、地緣上、甚至未來上都與母體中國具有不可分割的延續性的努力,但此努力似乎並未成功。







以夏姿2009年的設計理念來看,其透由「詩路」的中西交往歷史,企圖勾串起中西雙方的文化親近感;然而,夏姿以服裝風格為表現的「絲路」再現,其背後的「思路」想像,卻是相當狹隘的以「中原」為中心的出發。







首先,是以中原為中心的中國,西域絲路是其通往西方的路徑,也是所謂「西方」進入東方的渠道。但事實上,此種中西交往的西域經驗,在現實上根本沒有以台灣為原點,海路為渠道所輻射擴散的東西交流歷史可容身之處。撇開台灣考古學家近年從全台各地出土的種種文化圈遺址拼湊出年代久遠的台灣原住民的東西交往歷史,端就粗暴的「漢人中心」的歷史而言,台灣過去這四百年來,打從鹿皮貿易、武裝商人(海盜)在台灣的活動出沒,甚至後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設立的貿易據點的歷史以降,「海路」這條把「台灣」給輸送到西方,把西方帶進東方的「航道絲路」,為何沒有成為夏姿的「思路」,並以服裝風格再現於巴黎呢?







在「詩路」的設計理念裡看不到「台灣」歷史的影子,看不到台灣東西交往的過往,雖說夏姿希望做出台灣獨創精神,但台灣卻不見容於夏姿的設計理念裡,在這條「詩路」的設計概念上,台灣幾乎是邊陲不存在的。以台灣作為東亞貿易中心,鄭成功的海商貿易集團、荷蘭東印度公司及其攤開的在東南亞貿易路線的空白不存,是故,當這些設計師們再現東方或中國之時,總是很自然地跳過台灣,她們所謂的「中國」,其實剛好是不包括台灣的。







退一步而言,夏姿於巴黎的中國再現,其實也僅止於「內地中原」和「大陸本位」的想像。不可諱言,中國所謂漢唐盛世中,「西域」乃是中國跟西方的重要交流渠道;同時,中國南北朝之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儘管隨著南北朝的歷史序幕拉啟,經濟重心南移,或許基於所謂中國的外患以北方居多,故行政中心仍舊座落於中原。但是,13世紀福建泉州(莿桐)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的實情,以及明成祖發動的靖難之役之後,或許是基於搜捕外逃南洋的明惠帝,但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篇章也於1405年開始啟程。於是,福建、廣東作為「僑鄉」的歷史也逐漸地被認識。







職是之故,中國非中原地區東西貿易的活絡,乃來自於海路,端看全世「茶」的發音以粵語的”cha”跟閩南語的”thee”即知,這條不亞於「西域絲路」的東西海路渠道,根本也不存在於夏姿以服裝作為再現的「中國」視野之內。







夏姿一貫地以絲路的想像,作為在世界服裝中心巴黎的「中國再現」,其「思路」有著高度的壓抑不僅排除了邊陲的中國南方的海路東西交往歷史和文化,同時,更讓台灣在此種中國再現中,根本無見容之機會。







如此看來,夏姿長期所謂「台灣獨創的中國服裝」,不過是一種「秦阿主義」(chinaism),另外夏姿的「中國」,遠非對岸中國人的中國,只是夏姿狹隘想像中的中國。誠如,一生最大夢想即是生活在「中國台灣省」的郭冠英,只能將其夢想實現的基礎寄望於那其筆下嘴中的鬼島「台灣省」中,而不是在那地大物博的「對岸中國」時,郭冠英想像中的中國早已遠離他而去。果若如此,郭冠英的中國想像,不過像是穿著夏姿「秦阿主義」(chinaism)的服裝在街頭叫賣,並只能賣給「非中國人」罷了?!
















謝謝Shinichi的修正編輯.  














































13 則留言:

  1. 「秦阿主義」(chinaism)其實就是「阿芋仔是主義」(ROCism),就是國民

    黨中華文化興運動的成果。

    回覆刪除
  2. 台灣高級外省人幻想的是面對整個世界 搶下中華文化的正統地

    位 在紅色中国進行文化大革命時 中華民國政府進行的是中華文

    化復興運動啊:P 以為自己保留了真正的中華文化哩....到現在還

    在憂心華語教學龍頭地位搶輸北京哩 殊不知往年師大能執龍頭

    是因為當時中国尚未開放又不夠現代化啦....

    經濟依賴中国 文化上則自認正統 所以藍丁丁立委才會一面歡迎

    陸客 一面嫌他們沒水準 這和臧國華事件如出一轍啊

    旗袍時尚方面爭中国正統 夏姿再怎麼努力恐怕也沒用 上海 北京

     香港(華洋雜處更添風情哩)這些符號本身的正統性 即使內涵

    或許產生很多變化(老師傅還活著 地景也都還活著...) 已經壓

    過台灣這種想像了

    這樣看夏姿服飾 實在和其他文化下的設計師採用中国元素 也

    沒什麼分別?

    或許中客原(諸族意象皆不同)日(包括日化的洋裝)美 東南

    亞混雜的風格 才是台灣的特色吧

    回覆刪除
  3. 當郭冠英對於女兒的疑問,提出對不起,還是希望你當個中國人時,就可

    以知道這個「秦阿主義」對他們的影響之深了。「中國人」?到底是什麼

    樣的「中國」?「中國人」又該如何定義,是指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嗎?還是有什麼可以分辨的標示?而髏歷塔這篇告訴了我們真正的答案,

    這真是一篇精彩的意識形態分析啊!推!

    回覆刪除
  4. 夏姿非常符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下的政策,

    用台灣品牌去包裝中國產品。

    回覆刪除
  5. 這篇文章理出了二點思路,而這二路卻可能存在錯位:

    一、是夏姿沒有台灣性。

    二、是夏姿的中國性也不是真中國。



    其實,就我看來,

    這個「非中國的中國性」,就是一種「台灣性」;

    雖然我們無法稱之為本土的,但卻不折不扣是台灣的。



    這種非土地連結、想像的文化認同,

    其實是存在任何角落裏。

    比如台灣學界的許多人,

    可以講出一堆人名、理論與事件,

    彷佛一生都住在歐美,

    然後再從之拼出新東西,

    以此吃穿一輩子還有名望,

    產出卻從來與土地無關,

    學者可以,夏姿當然也行。



    問題是,即使從來與土地無關,

    台灣性還是有可能滲透進去,

    比如台灣的韋伯研究雖然從未與土地互動(我猜的),

    但卻也成為一種具台灣風格的韋伯研究;

    (聽說這是某人已拿到學位的博論題目)

    我想夏姿也無法例外。



    至於夏姿的「秦阿主義」成功了嗎?

    偷偷告訴大家,

    巴黎店一天可以賣一件,就要開香檳了,

    這種燒錢撐場面的行為,

    基本上就是很台灣人的啦。



        佛國喬

    回覆刪除
  6. Joe你說對了!一個月可能也賣不出一件吧?!

    昨天看電視報導一日本女星去台北玩,穿清朝服飾照相,還

    說是kmt國的國服,還有"旗"袍!

    那大蔣匪x任老婆宋美齡也是穿旗袍亮相的!kmt外游外交人

    員的家眷好像有規定製旗袍費用報公帳!!所以外國朋友以

    為台灣人人穿旗袍!

    回覆刪除
  7. 「不曉得日本人心中的台灣跟中國有差異嗎?」



    就文化多元的立場,我是很支持「阿芋仔是主義」在台灣的發展,

    但就文化外交而言,當然就該要有國族辨識度。



    當然,如果「阿芋仔是主義」有一天發展到有國族辨識度(就是所謂的本

    土化),

    當然也可以成為端上國際舞台的菜。

    回覆刪除
  8. 與大陸相較 台灣的文化就是沒有對岸的深邃



    台灣的台灣文化 會是一個無法定調的色彩



    像是在澳洲 也是移民開墾的國家

    澳洲的文化是什麼呢?

    似乎也無法超脫英國而存在

    加拿大友人也說 除了天氣 基本上沒什麼不同



    澳洲人的性格跟英國人不同 但是要說文化嗎?

    英國人也會說澳洲是文化沙漠吧....



    沒有文化是真的純粹

    只是外來文化的影響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轉化成自己的色彩?!

    .....



    只是台灣地方小 又處中原文化的邊陲



    加上被欺凌的歷史 充滿悲情

    唉聲嘆氣的抱怨連天又無力改變



    相對的 澳洲的國強地大

    似乎人民很樂意驕傲的說我們是澳洲人?



    另外一面而言

    也許澳洲人可以坦然的接受自己是大老粗?

    但台灣則是一定要有台灣歷史台灣文化?



    自悲與驕傲是一體兩面的..



    台灣 vs 澳洲

    角色相似 環境相反......

    哈..

    回覆刪除
  9. To redmo:

      我覺得原住民文化很深邃ㄋㄟ

    原住民文化和Holo、客家文化的混血

    也很精采而不遜於對岸呀

    只是你我的文化自信心被打壓打擊了



    我是客家與賽夏的混血,

    或許還有Holo荷蘭或其他原住民族,

    我越來越能以身為混血為榮ㄋㄟ

    回覆刪除
  10. 文化不深邃也沒關係 一定有其道理 而且必須被尊重

    不能打壓別人啦

    其實台客是很有自信的

    但是高級外省人硬要瞧不起別人

    這個跟台巴子有沒有自信無關

    這種瞧不起就是不應該

    真正有品味的是關起門來自己享受

    而不是把國語及文化道統高級化現給別人看並打壓別人

    回覆刪除
  11. 對佛國喬大的回覆很有興趣。判斷其是否具台灣性、中國性,則在前提上

    必先存在著有台灣性或中國性這兩樣東西。關於中國性茲先不論,針對台

    灣性而言,假設有台灣性這個東西的話,那麼我們一般鄉民常說的:好騙

    難教、貪財怕死好面子、一窩瘋、快熱易冷等等,以及佛國佛國喬大提到

    的,無土地連結的論述等等,這些「性格」或「情調」,與其說是台灣

    性,或者也可以說是「殖民地性格」。我只是突發其想,大膽發言,請見諒。

    回覆刪除
  12. M大:

    你講到重點了.

    其實當講甚麼"xx性"其實就已經本質主義了,

    有次當跟屁蟲到某個巴黎討論印尼的研討會上,

    還有人提出"爪哇性"(Javaness),實在是昏倒!!



    正因為如此,他們企圖用台灣的中國性連結到台灣跟

    中國的關係,已經必然走向國度的統一,這根本是不具效果的,

    我想這篇文章中對待夏姿或者郭冠英即是失效的,但是本文

    也是不想落入另一種論證框框中:即說台灣性...是怎樣

    反倒是,要講中國性連結台灣是失效的...至於有沒有台灣性

    台灣性又是啥,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回覆刪除
  13. 簡單的說 就算台灣有中國性 繼承了中國某些文化 那又如何

    重點是現在住在這島上的人 凝聚出什麼共識 最後會決定出什

    麼前途 這跟台灣有什麼性都沒有關係啊:P



    如果要提及台灣性 那基本上是是因為同香的默契 是為了文化

    上的趣味 或是為了品牌辨識度



    若要講到夏姿 那什麼文化性牽扯到的是創意和品牌辨識 老實

    說你光賣這種中國性是拼不過中國或香港的啦

    為了意識形態 硬是要賣中國文化 叫做打腫臉充胖子....

    如果就是喜歡中國(就像有的台灣人喜歡德國 喜歡日本 喜歡

    英國..) 那請搞點有創意的 其實是俯拾皆是但他們就是不屑一

    顧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