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壞人一定得死—童話裡的死刑(一)(by 老皮蛋)






















左圖是死刑執行的情景,行刑者很滿意他的工作成果,Susan Sontag則以批判的眼光審視這件事。


 

  最近這幾個星期,「應否廢除死刑」這個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在「反對廢除死刑」的言論中,有一些令筆者印象深刻,例如:「沒有死刑,我們要原諒殺人犯嗎?」(似乎死刑是唯一的刑罰);「沒有死刑,難道讓殺人犯繼續殺人嗎?」(似乎只有死刑能避免其繼續殺人);「死刑是根本的刑罰」……,在閱讀它們時,筆者彷彿聽到正義的呼聲「壞人一定得死」;於是筆者想起了多年前讀過的一本書「巫婆一定得死」(
The Witch Must Die),以下略作介紹。


{###_cliquer/26/1170343070.jpg_###}

「白雪公主」裏的巫婆皇后


巫婆一定得死



  本書作者Sheldon Cashdan在大學教授精神分析課程,理論取向主要是Melanie Klein開創的客體關係學派(Object Relations Theory)(註一)。本書在1999年出版,副標題是「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這也就是本書討論的主題,基本上作者認為童話的影響是正面的。



  Cashdan認為:許多重要的童話故事都在處理常見的性格缺陷。他舉例說明、並深入探討了「童年的七大罪」,包括:虛榮(白雪公主)、貪吃(糖果屋)、嫉羨(灰姑娘)、色慾(長髮姑娘)、欺騙(養鵝女孩)、貪婪(傑克與豌豆)、和懶惰(胡達媽媽);而這「七大罪」大多用巫婆或類似角色來代表,何以如此呢?



  初生嬰兒的經驗多數與母親或代替者(常為女性)有關,也都仰賴母親提供維生所需的一切。當母親因故無法及時滿足嬰兒的需求(總會有這種時候),嬰兒可能會有瀕臨死亡的感覺,因而幻想有一個壞客體(壞乳房)加害於他(註二);在嬰兒的幻想世界中,這個壞乳房和原來的好乳房是不同的兩個客體(乳房、母親)。這就是「分裂」(splitting)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壞母親會在童話中化身成巫婆,好母親則會在童話中化身成神仙教母。

{###_cliquer/26/1170348772.jpg_###} {###_cliquer/26/1170348775.jpg_###}

多麼明顯乾淨的對比,可惜這只存在於嬰兒的想像世界中。
  在「分裂」的同時,嬰兒也會將自身中所有不好的(難以忍受的)感覺投射至壞客體上(註三),這些負面感覺包括了飢餓/吞噬貪吃、匱乏/貪婪、無能/懶惰、嫉羨/掠奪、攻擊破壞…等,這些都讓嬰兒害怕與憤怒。此外,前述的挫折(
需求不被滿足)也直接引發嬰兒的憤怒與攻擊,這又讓嬰兒害怕客體的報復。凡此種種,更加強了被壞客體迫害的幻想,也就是嬰兒認同(identify)了「自體=被害者」和「客體=加害者」(一說是:真實的外在客體也會認同被投射的加害者角色),這就是最初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讓我們回到童話吧!童話的主角經常都是普通的小孩、或是空有頭銜或血統的貴族小孩,這讓兒童讀者可以很容易的認同主角。作者說:「主角與巫婆的遭遇與對抗,讓兒童把內心不好的傾向投射到女巫身上,讓兒童直接面對這些特質。」但是遭遇對抗要有結果,這結果就是女巫的慘死。作者如是說:「女巫的死亡是故事的情緒核心,唯有消滅女巫,讀者才能確定自己內心壞的部分已經根除,好的部分獲得勝利。」「在童話故事中,正義必定獲得伸張,而且很快到來,不必由陪審團決定是否有罪,也不必由法官斟酌量刑。」「要滌清小讀者內心的罪惡與可恥慾望,唯有透過(慘死)這極端的淨化儀式才能達成。」「如果死掉的女巫可能又突然出現在門口,除掉她就沒有甚麼意義。要確保女巫死掉,而且不會復活,則她的死法必須讓她很難復活。」


{###_cliquer/26/1170348773.jpg_###}

白雪公主和巫婆皇后,誰比較虛榮?誰歧視平民百姓(把他們當小矮人)?誰比較邪惡?


短評
「巫婆一定得死」



  整體而言,這本書相當精彩,但筆者對其理論引述有些不盡滿意之處:首先,作者較多談到「分裂」與「投射」、而沒有直接談到「投射性認同」,這可能是顧及讀者的理解能力,但這樣就影響了討論的深度,以下兩個缺失或許也與此相關。



  在書中,作者把嫉羨當作是「七大罪」之一,但在克萊因的理論中,(對母親的)嫉羨是普遍存在的核心現象(根本之罪?);證諸童話文本,巫婆都曾佔有某些主角沒有的資源或優勢(諸如權勢、食物、魔法…),這經常就是兩者衝突的根源,最後主角也常能奪取/奪回這些資源或優勢,而這正是嫉羨與掠奪的展現。



  也就是因為沒有賦予嫉羨應有的核心位置,關於「巫婆的殘暴和慘死」,書中的探討就顯得缺乏深度與說服力。書中只以「嬰兒的挫折」來解釋巫婆的殘暴,但筆者認為:正如前兩段所述的「投射性認同」,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嫉羨或「投射死亡本能」創造了「幻想中的壞客體」,而這也引發了「攻擊破壞客體/客體的報復懲罰」的憤怒/恐懼循環。所以,巫婆們除了個別具有上述的「七大罪」之一、也大多具強烈的攻擊性(被投射的死亡本能),而這攻擊性(如同嫉羨)也是根本之罪。同時,除了上述的「淨化儀式」和「不能讓巫婆復活」,「嫉羨/投射死亡本能」也給予「巫婆的慘死」一個更深層的解釋;或許可以說:「巫婆的慘死」雖然滌清(嚇阻?)了讀者的某些不良慾望,卻也滿足(強化?)了讀者的掠奪與破壞慾望。






  ~未完待續(http://clique2008.blogspot.tw/2011/05/by_3877.html)~



{###_cliquer/26/1170348777.jpg_###}
「綠野仙蹤」裡,被房子壓成肉泥的東方邪惡女巫。


註一:在英美學界,克萊因學派(Kleinian School)和客體關係學派是不同的指涉,但客體關係理論的核心的確源自Melanie Klein的作品,S. Cashdan 的理論取向可能較接近客體關係學派、而非克萊因學派。關於克萊因學派和客體關係學派的理論、實務、演進,請讀者自行參閱台灣精神分析學會出版的相關書籍,本文也會稍作介紹。筆者另有幾篇文章、也是利用精神分析理論討論台灣社會現象,請參見「超克GGY」一書,其中一篇「GGY如何練成I關於高級外省人」(連結)也刊登在本部落格。



註二:Melanie Klein認為:「嬰兒幻想有一個壞客體」是因為嬰兒的嫉羨(envy),或說是因為「嬰兒投射其死亡本能於客體」。客體關係學派(如 D. W. Winnicott)則主張:「嬰兒幻想有一個壞客體」是因為挫折(需求不被滿足)。筆者認為:這兩件事(嫉羨與投射vs.挫折)是一體的兩面,也是同時發生、互為因果、互相強化的。



註三:如同註二的討論,有些學者主張:「壞客體的出現」引發了嬰兒的負面感覺,並引發嬰兒的投射;有些學者主張:「嬰兒投射負面感覺」才創造了壞客體。




  ~未完、請按http://clique2008.blogspot.tw/2011/05/by_3877.html~

{###_cliquer/26/1170348778.jpg_###}
一群巫師和女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