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壞人一定得死—童話裡的死刑(二)(by 老皮蛋)

   ~前承「壞人一定得死」(一)(連結)~
{###_cliquer/26/1170348776.jpg_###}
大野狼和七隻小羊

巫婆死了,大野狼呢?



  看到前面的書籍介紹,可能會有讀者想到這個問題:「怎麼沒講到大野狼?」可能的原因是:有巫婆的童話比較多、比較精彩,大野狼性格單調、缺少深度;這當然是人與動物的差別,卻也是女人(母親)和男人(父親)的差別、或是心智發展階段的差別(註四)。但無論是巫婆或大野狼,Cashdan的詮釋(分裂與投射)都同樣有效。



  「巫婆一定得死」的作者有言:巫婆的慘死讓它很難復活;然而書中也提到:「童話故事的結局是短暫的,因女巫死亡而沉寂的感覺與慾望一定會再出現,所以孩子常需要重溫這些故事。每次看到女巫死掉,孩子就可以重燃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我懷疑與這些不好的念頭。」也就是說,即使死狀極慘(燒死、刀萬剮、摔成肉泥),巫婆還是會在孩子的心中復活。



  為什麼心中的巫婆會一再復活呢?主要是因為人性弱點無法根除,「將壞東西投射於外在客體並(在幻想中)加以毀滅」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恐懼,而相同的念頭仍會反覆出現。



  如果巫婆死了還會復活,那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無盡輪迴呢?
{###_cliquer/26/1170348774.jpg_###}
殺死巫婆的,可能是同樣邪惡野蠻的大野狼;反之亦然。

    嬰兒剛出生時,對於外在人物只能具有局部零碎的了解,例如乳房或手臂,或是「好的」、「壞的」,即是所謂的「部分客體」(part object);此時,前述的「分裂與投射性認同」成為主要的防衛機制。這樣的狀況(部分客體關係與防衛機制)稱為「妄想-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而這時根本沒能把人當人,所以不可能對他人有同理心(empathy)。如果先天後天條件夠好,嬰兒會隨著年齡的成長(四~六個月大),逐漸認知到完整的有生命的客體(whole object)、也克服上述的嫉羨」「被迫害焦慮」,於是可以放棄上述的防衛機轉,乃至超克了「妄想-分裂心理位置」,進入到「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然而,只要遭逢重大心理壓力,個體就可能退行(regression)、回到妄想-分裂心理位置;而人終生都在這兩個位置間游移。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重大心理壓力,對不同個體就有不同的標準。對心智發展較成熟穩定的個體,喪親都不見得會造成重大的退化;對某些心智發展不夠成熟穩定的個體,「想到殺人犯的存在」就可能造成重大的退化。



  在進入憂鬱心理位置時,嬰兒發現:過去他曾痛恨並(在幻想中)破壞的壞客體、其實就是他摯愛的好客體;這會帶來罪惡感(guilt)、讓嬰兒感到哀愁,也意味著嬰兒開始關心客體、會怕她受傷害~此之謂「憂鬱性焦慮」(depressive anxiety),也因此有憂鬱心理位置」之稱。此時嬰兒也了解到客體是獨立分離的、不受嬰兒控制(註五),而且有其自身的特質(與嬰兒的投射、想像不同)~這又是另一個失落。然而,要能夠承受上述的憂鬱與失落,個體才真正具有愛的能力。在這裏,愛的能力與「修復」(reparation)息息相關,「修復」源自於罪惡感與對他者的關心,是成熟個體面對失落與焦慮(包括自身與世界的不完美)的方式,也代表了希望~在失落/創傷/災難中存活、並能予以補救的希望。


{###_cliquer/26/1170348780.jpg_###} {###_cliquer/26/1170348781.jpg_###}
 克魯泡特金和他的著作
  關於如何面對人性弱點,相對於
Melanie Klein強調的「修復」,佛洛依德父女(Sigmund & Anna Freud)可能會更強調昇華(sublimation),但筆者認為修復有更動人的內涵。「昇華」接近一般用語的「創造性轉化」,例如:愛開快車的人去開賽車,嗜血的人去當外科醫師,或是將特異體質的感受/驅力發揮在藝術創作上(如梵谷、芥川龍之介、杜斯妥也夫斯基)(註六)。而「修復」則像是:傲慢者反省自己的傲慢後、投入民權運動,或是貴族為民主革命或社會主義運動獻身(如拉法葉和克魯泡特金)(註七)。



  最重要的是:無論修復或昇華,主體都必須承認「壞東西就在自己內心」,並在此領悟下努力改善自體與外在世界;而不是「將壞東西投射至他者身上、就以為自己很好」,更不能「藉由毀滅(被投射邪惡特質的)他者、來滿足自己對安全(名聲、財富、完美世界)的渴望」。



  是「修復與昇華」而非「分裂與投射」,才是面對人性弱點的健康方式。雖然可能有更多人採行後者~比較廉價。


 

「彼得與狼」芭蕾舞劇

修復的童話和兒童案例(兼置入性行銷)



  許多的童話在巫婆/野狼死後,都有結婚或家人團聚的情節,像是糖果屋、白雪公主、小紅帽等等,這也可以視為某種形式的「修復」;但「巫婆一定得死」書中對此著墨不多。此外,故事中的「分裂與投射」防衛機制不夠成熟、「巫婆/野狼的慘死」也太殘酷,這些都使得修復似乎不夠完整。幸好,還有令人驚喜的例外。



  「彼得與狼」是普羅高菲夫(Prokofiev)根據俄羅斯民間故事改編的管絃樂曲,每一角色都用一種樂器代表。故事內容簡述如下:因為彼得的疏忽,鴨子跑出庭院,被大野狼吃了。彼得運用機智、並和小鳥和貓合作,終於活捉大野狼。此時獵人出現,彼得阻止獵人射殺野狼,眾人/動物合力把大野狼送到動物園,途中野狼嘔吐、把還活著的鴨子吐了出來。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的人性弱點是貪玩和疏忽,這都表現在主角身上、並未被分裂投射。釀成禍端後,主角憑藉機智和團隊合作、制伏了野狼(控制了貪婪與口慾)。最重要的是:主角保留了野狼性命,也因此鴨子才有機會復活。這故事所呈現的,正是「憂鬱心理位置」的特質,包括「自知犯錯的罪惡感」「關懷與尊重他者」「忍受失落」「節制攻擊衝動」與「修復」(註八)。

{###_cliquer/26/1170348771.jpg_###}未來的台灣之光二號~大皮蛋,還有他的城堡槍。
  筆者的兒子名喚大皮蛋,現年兩歲半,近一年多在托兒所接觸了許多同齡的孩子,在家中學校都聽了不少童話故事(包括小紅帽、白雪公主…),但只看過一次「彼得與狼」芭蕾舞劇。大約半年前開始,他經常用樂高做成
P 型,然後說:「XXX(小明、爸爸、姐姐…)是壞人,城堡槍可以ㄅ一ㄤˋ壞人。」筆者性好和平,於是向他解釋:「小明不一定是壞人,壞人也可以變好人,再不然關起來就好。」但他聽得似懂非懂;於是筆者又再向他解釋「Pen is stronger than Sword/Rifle」,沒想到他竟然接著說:「XXX是壞人,城堡筆可以ㄅ一ㄤˋ壞人。」~~呃!筆者不得不承認:筆者自己在網站上也經常「城堡筆ㄅ一ㄤˋ壞人。」~~幸好大皮蛋近兩個月已經不玩城堡槍了,否則筆者就要常常頭痛了。



  小女名喚小皮蛋,現年四歲半,在看「白雪公主」之前,已經看了四次「彼得與狼」芭蕾舞劇。這一年多來,她越來越懂得分享、懂得照顧別人,她不會打人,別人打她也不還手、但是會保護自己、也會要求對方道歉。她很少說誰是壞人,最嚴厲的不過是「馬XX是壞人,要把他趕回去。」。關於藝術創作(積木、繪畫、黏土…),小皮蛋最有興趣的題材是醫院和救護車~正是「修復」的代表。



  兩姐弟的差別當然不會只是童話造成的影響,主要還是年紀、心智發展、性格、甚至性別的影響;但在頻率和時間順序上,筆者還是發現童話造成了部分影響。總之,兩人代表的是不同的心智狀態。



~未完待續,下篇將討論真實世界裏的巫婆和野狼~

 


{###_cliquer/26/1170343072.jpg_###} {###_cliquer/26/1170343073.jpg_###}

未來的台灣之光一號~小皮蛋,還有她的作品:手上的是救護車,地板上的是醫院。


註四: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巫婆形象/對母親投射負面特質」與前伊底帕斯(
pre-Oedipal)的心智狀態較有關,「大野狼形象/對父親投射負面特質」與伊底帕斯期的心智狀態較有關;前者更原始、更模糊,也因此更強烈、更能容納豐富的投射。



註五:從中國對待台灣、圖博(西藏)、東土耳其斯坦(維吾爾人)的態度可知:中國尚未進入「憂鬱心理位置」,其心智狀態還停留在「妄想-分裂心理位置」,像是未滿四個月大的嬰兒。



註六:有學者認為:梵谷晚期作品中會出現特殊的漩渦狀筆觸,可能與眩暈症有關(連結);芥川龍之介某些作品中有奇特詭譎的場景氣氛,可能與偏頭痛或癲癇伴隨的幻覺有關(連結);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中特殊的主題與文體,可能與顳葉癲癇的症狀有關(連結
連結)。
註七:拉法葉身為侯爵,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晚年以高齡參加法國七月革命,後者即本部落格刊頭畫作「自由領導人民」、和音樂劇「悲慘世界」所描寫的革命(連結連結)。克魯泡特金是世襲親王,他卻放棄頭銜,成為重要的社會主義學者和運動家(連結)。



註八:「不殺死野狼」和「鴨子的復活」有重大的心理學意義,筆者將在「死刑能給受害者/家屬甚麼?」進一步討論,敬請期待(如果能寫完)。



~未完待續,下篇將討論真實世界裏的巫婆和野狼~
以下是Les Misérables的尾聲。主角Valjean 為了偷麵包給外甥吃而坐牢十九年。他出獄後改頭換面,對Fantine(貧病交迫的單親媽媽)伸出援手,並在Fantine死前答應將其女 Cosette 撫養長大。這一段是Valjean臨死前的回顧,他的後半段人生可說是「修復」的典範。


9 則留言:

  1. 老皮蛋大哥

    你的兒女好可愛喔XD

    不知是否願意讓我替你們拍成長紀錄呢?(for free.讓我練習:P)



    另外,我下周末接到第一個小朋友的成長紀錄case. :D

    回覆刪除
  2. 老皮蛋:

    新台灣之光大小皮蛋好可愛唷...

    你的好乳房跟壞乳房,怎麼讓我聯想到失能無自主性的藍丁丁呢,

    他們把阿扁一干人等視為是壞乳房呢,所有的一切都深怕壞乳房的

    復活,以至於他們腦袋除了簡單腦殘的好壞乳房之外,不知道

    為什麼都成人了還在想像可欲的乳房...

    可能是昨天我太驚訝了,因為朋友說,深藍的真的相信633與股票兩

    萬點ㄟ....所以真的相信馬鷹狗是好乳房ㄟ....內心一直很悲傷....

    因為對於藍丁除了悲鳴之外,還能做啥呢??

    回覆刪除
  3. 精彩的文章,童話其實有深層的意義的…

    要壞人會死,因為我們自認為自己站在所謂「正義的一

    方」

    那也不過是要平衡我們隱藏於內的某種「惡」…

    在某個時間點,也會把自己的另一面表現出來

    為禍可能還更大…



    另外,小皮蛋和大皮蛋真的好可愛,

    「馬XX是壞人,要把他趕回去。」

    教育成功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多時「正義」不過是作惡用的遮羞布

      刪除
  4. 我倒是聯想起黑暗騎士的醫院爆炸和路邊失效焚燒的救火車

    有時我在想,這樣的理論是否真能解釋一切。是否真能以好壞的對立做二分。

    生活和生存畢竟需要靠殺戮,不管殺植物和動物都一樣。

    這也是人的本能。



    另外在主體跟客體間的絕對區分下做解,可能還會有衍生的問題跟糾紛。

    有可能自認為的修復是另一種破壞。

    自認為的昇華是一種虛偽。



    不管動植物他們壞不壞,還是一定得死。

    回覆刪除
  5. 好我慢慢等

    加油!

    回覆刪除
  6. 那些 藍丁丁還自傲扛著響叮噹的”肩書"(學歷、頭銜)

    其實是不堪驗"證"的硬柪吧了

    *******************************

    請問有人認識馬小九的好友Kuso嗎?若有,煩請

    he/she能重回江湖推出馬戲團的娘娘馬騮漫畫

    娯樂大家

    *******************************

    小皮蛋和大皮蛋真的好可愛。

    回覆刪除
  7. 大陸掃黃就是分裂與投射吧,大奸大惡動不了就找弱勢的性工作者祭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