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發現老高雄 - 哈瑪星的誕生(by Jon)
昭和時代的哈瑪星與哨船頭(點圖可放大)
在之前的《高雄市街發展淺談》與《帝國の南に輝く南十字星 - 高雄1936》兩篇文章中,粗略談到日本時代在高雄市的道路規畫與都市計畫。今回想討論的則是日本領台初期在高雄進行的大規模填海造陸計畫。
哈瑪星,這個從小時候就困擾著我的怪異地名,由於學校從來不教的緣故,使我一直到了十幾歲才得以藉由歷史書籍解惑。除了「高雄」這個與台北、台中、台南、台東這些地方毫無相關的怪地名之外(哪裡高?哪裡雄?),「哈瑪星」同樣也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日文地名。
高雄人都知道高雄舊稱「打狗」(台語發音)。1920年(大正9年),日本政府依據打狗的日文諧音,並取京都右京區附近,以賞楓聞名的高雄之名將其「雅化」為高雄(たかお,Takao)。至於更為怪異的哈瑪星,則是由於位處該地的濱線(はません,Hamasen)鐵路被當地人以台語發音而成了今天高雄人口中的哈瑪星。
事實上,哈瑪星在日本時代指的是新濱町、湊町與壽町三個地區。新濱町主要為碼頭與車站用地,壽町則位於壽山。因此,過去哈瑪星最為精華的地段就是湊町。
既然是討論填海造陸(日稱「埋立」)的過程,那麼就得從哈瑪星尚是一片汪洋的古早時代看起。
1906年(明治39年)的哈瑪星尚是汪洋一片與魚塭
1908年(明治41年),除了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之外,打狗港的第一期築港計畫也正式啟動。日本人為了拯救因航道淤塞而瀕臨死亡的打狗港,於是開始著手浚渫工事,將從港內挖起的淤泥填築海埔新生地,以擴大港口腹地與市街。
《打狗港海面埋立圖》湊町為圖中以片假名標示的「ハ」區
上圖中以片假名標示的「ニ」區又稱「鐵道埋立地」,由總督府鐵道部於1907年(明治40年)填築完成,也就是今天的捷運西子灣站所在地。
湊町埋立計畫共分六期完成(點圖可放大)
1912年(大正元年),歷時四年,共分六期,面積達60,570坪的湊町埋立工程宣告完成,今天的哈瑪星也正式誕生。這片領台後的第一號海埔新生地,吸引了當時日本各工程領域的菁英前來大顯身手。此時的湊町,不僅有寬廣的街道、新穎的建築,更有現代化的自來水與電氣設施。此外,緊臨港口與停車場(火車站)的地理優勢,更使得地價飛漲,金融業與商業蓬勃發展,而湊町也成為近代高雄都市化的濫觴。
打狗港築港數據,出自《臺灣統計要覽 - 大正二年》。
從上圖可看出,1908年(明治41年)到1913年(大正2年)間,在整個哈瑪星與部份哨船頭、旗後與鹽埕地區共完成了224,773坪的埋立工程。而這些新生地所需的土方則來自於高達1,120,581立方坪的浚渫工程,其規模之浩大,以及所動用的人力、物力與金錢之數目,不言可喻。
許多人都知道高雄市得天獨厚的優勢得自於日本人當時奠定的基礎。我以本文一開頭的湊町市街圖與21世紀的哈瑪星衛星地圖重疊比對後,大家應該就更能夠體會日本人在將近百年前的建設是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生活;這樣的影響早已完全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其程度之深廣,更是讓多數人將其視為與呼吸一樣的理所當然。
湊町與哈瑪星對照圖(點圖可放大)
最後,謹以幾張老寫真,和所有高雄人一同回顧並欣賞,那個曾經燦爛輝煌的老哈瑪星。
打狗郵便局(今鼓山郵局),位於湊町一丁目,1913年(大正2年)竣工,毀於1945年(昭和20年)美軍爆擊。
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今鼓山國小),位於湊町四丁目,建於1907年(明治40年),經歷多次更名。
由山形屋發行的新濱町與湊町街景明信片,右上方可見郵便局與台灣銀行。
資料來源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延伸閱讀
《哈瑪星的歷史誌》by 莊智傑 & 袁秀慧
參考文獻
《看見老高雄》by 魏聰洲
《臺灣統計要覽 - 大正二年》by 臺灣總督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謝謝Jon的精彩好文, 原來哈瑪星就是日文的濱線. 由於濱這個字, 我又
回覆刪除想到橫濱, 然後google到一張橫濱的老照片(http://oldphotosjapan.com
/images/35.jpg), 和上面那張"新濱町與湊町街景明信片"的感覺還真像.
各種城市類型中, 港口城市的空間形式與發展似乎是最迷人的!
warehouse,
回覆刪除當時咱們國境之北的基隆,作為台灣第一大港,可絲毫不比橫濱遜色呢!
請看: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rmosasavage/3090742759/
把這些老相片,矗立在哈瑪星的街頭,應該花不了多少錢吧…
回覆刪除可惜,這個城市的文化局長,從沒有一位是在地人喔,從來都是天降神兵…
Joe
Joe,
回覆刪除對啊,讓大家知道現在的鼓山郵局和以前的比起來有多醜!
就算是我這個在地人, 也是今天才知道這些歷史阿. 非常感謝!
回覆刪除